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重生之夫郎你好香 > 第六十九章(第4页)

第六十九章(第4页)

最后商议,彦家在村里建祠堂。

前面是私塾,后头放彦家祖宗牌位。

祠堂放着彦家祖辈和云家两口子。

彦家没人留在村中,平日洒扫祭拜,还要托村里照拂。

祠堂不大,只前面私塾的一半大小。

彦博远在镇中请了位老秀才来教学。

私塾建起后,在朱秀才那读书的柳溪村人就要回村里读。

抢了朱秀才生意,他难免心中不快。

彦博远就又去永宁村的朱秀才那打了招呼,时不时来村塾讲两堂课,价钱方面与镇中老秀才相等,按课时结。

夫子解决了,彦博远把自己科考用过的诗书典籍放里头当教材,再默了几本对开蒙有益的翰林藏书。

以后到了京城,彦博远每年往私塾里送书。

如向文柏家中一样,耕读传家。

举人功名下能免田税的额度由村长牵头,抓阄抽了几户均分了,一年下来,收了粮食,交一些远低于田税的粮租,用作村塾的日常用度。

村里造房子都是请同村的帮忙。

村塾造福全村,尤其是自家有娃子的,撸起袖子就是干。

汉子扛砖砌瓦,姐儿、哥儿烧火做饭。

在柳溪村忙得热火朝天时,彦博远与云渝也启程往嘉南去。

要去见大哥的打算,一早在书信中提过。

云修早早与上峰说了告假。

上峰得知云修说的弟夫是今科魁首,没去见彦博远,但传了令下去,让云修可以晚些归营,多出来的假期带着弟弟与弟夫好好逛逛嘉南。

能与大哥相处的日子,比来前预算的还多上许多,三人自是十分开怀。

彦博远在家时,村里人不怎么敢上门,彦博远一走,彦家客人不断。

李秋月和彦小妹在村中很受欢迎。

见李秋月夸她是状元娘,见小妹就说是状元妹妹。

三句里四句离不开状元两个字。

村里都夸李秋月命好,继子孝顺,带着他们一块去京中过好日子。

命哪里好,死了丈夫,李秋月心中想。

说着又劝她,让云渝抓紧也生一个。

这话没其他意思,村里多子多福,没带恶意,但这话说出来不好听,村里人自己觉得没什么。

李秋月不乐意了,把话题岔开。

说夫夫俩年纪轻不急,云渝之前忙着开铺子,有了孩子要分心云云。

村里人就顺势夸起云渝的铺子,做生意厉害。

村人淳朴。

彦家原来是城里大户,和他们原本就不是一条道的,日子好不好都不酸气眼红。

现在做了大官,更是只有客气敬重。

人当娘的还没说什么,他们哪里敢逆着人心思说话。

在村里过了段闲适日子,村里造房子快,村塾很快就修好了。

第一批孩子在书塾中坐定,朗朗读书声传出的时候,彦博远和云渝也回到了村中,带着娘和小妹一块踏上了新的旅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