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苏挺开着孟小婉的车离开了酒店。
他要把她送回家。
她坐在副驾驶室,都过去了三十分钟,脸上的红晕依然尚未完全褪去,娇柔妩媚得像是初恋中的少女。
她找到苏挺另一只手,和他紧紧扣着,不时指指路,却又总会扭头望着男人。
那种都要溢出眼眶的清波,实在是波光潋滟。
“挺,你看呀,那是我的小学……”她惊喜地指给他看。
苏挺停下车,扭头望着那座显得有些破旧的老学校。
“要不要下去看看?”苏挺扭头问她。
“不要啦,得赶紧回家,我怕外婆她们发现我偷跑了出来。”她柔情似水地望着自己新的男人。
“那就不下车,我多看几眼。是什么神奇学校,培养出了如此美好的小婉同学。”
“没有啦,哪里美好了?”她娇柔地嗔怪了一句。
“你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是美好的。”
很快,车子继续在空寂的街道上行驶。
“你看呀,那是彩衣街,再过去就是东关街,几百年的老街了。小时候,我去姑姑家,坐乌篷船,顺着河道,从这条街中央穿过,岸上还有人唱弹词。那时候,这条街还没开发成步行街,是居民区。”
她和苏挺度过惊心动魄的两个多小时后,仿佛换了一个人,除了特别特别的娇媚外,又显得活泼开朗,的确是焕发了新生。
苏挺放慢了速度,龟速行驶,不时扭头看着桥下的步行街,无数灯笼挂在店铺门头上,亮着,随风摇晃着……
虽然商铺早己打烊,人们皆己入睡了,可依然能感觉到它不久前的繁华和万家灯火。
“还有那里……戏台!苏挺,你看呀,讨厌,你都不看……”她撒着娇,光滑如玉的手轻柔地打了他一下。
苏挺笑笑,停住了车子,扭头去看,拱桥下有一座老式的戏台,应该是翻新后当做文物保留了下来,他问:“这个有什么讲究吗?”
“那是老戏台。小时候,我跟小伙伴搬个小凳子过来听戏,有弹词、评话什么的。你知道吗?我小时候是学过弹词的,我学的是琵琶。”孟小婉越说话越放得开,越开心。
苏挺赞叹道:“哇,那你好厉害哦。赶紧给我唱两句,我还没听过江南弹词。”
“哎呀,没有乐器,怎么唱呀?”她有点害羞,红着小脸蛋娇嗔着。
“清唱。你声音那么好听,根本不需要乐器,真的。”
“你真想听呀?”
“想听,特别想听。”
孟小婉掩口笑了笑说:“那人家就献丑了哦。嗯……唱几句经典曲目《声声慢》吧。”
说完,她清了下嗓子,唱了起来:“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红巾,屋檐洒雨滴。炊烟袅袅起,蹉跎辗转宛然的你在哪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月落乌啼月牙落孤井,零零碎碎……”
唱完,她娇羞地望着苏挺:“好听吗?”
“太好听了,听得我都走神了。”
“大骗子,我唱的是江都方言,你真听得懂吗?”她娇柔地嗔怪道。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零零碎碎,炊烟袅袅,这些我都听懂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