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卷开头新增一段手写旁白:
>“这不是我的电影。
>是十二个孩子,用十年未曾出口的声音,换来的一次呐喊。
>若你觉得它不够完美,请补上你缺失的那一句。”
与此同时,“火种协议”
首批培训在云南秘密展开。
第一批学员是七个乡村教师、三个独立放映员、两名退役审查员。
他们在深山木屋中学习如何识别“沉默作品”
,如何安全保存与传播,如何用日常物品隐藏信息。
宁皓站在人群中,不再是导师,而是参与者之一。
课程结束那晚,众人合力放飞七十七架胶片纸飞机,每架载着一份协议副本。
它们乘着山风,飞向未知远方。
而在遥远的北方,一座废弃电影院的放映室里,灰尘覆盖的银幕突然亮起。
无人操作,机器自行启动,播放起一段黑白影像??正是《荒村》被删减的那场戏:老人站在祖屋废墟前,低声说:“这地是我爹埋骨的地方。”
画面右下角,浮现出一行小字:
**“你说过的话,我一直记得。”
**
同一时刻,全国十九个监测点同时报告异常信号波动。
理塘小学的黑板再次发光,写下新句子:
**“火已燎原。”
**
宁皓仰望星空,轻声道:“李雯,你看到了吗?”
流星划过,一如那夜。
他知道,这场持续三十年的“忽悠”
,早已不再是谎言与周旋的游戏。
它是信仰的逆向工程,是用虚构的形式,承载最真实的情感。
它证明了一件事??
哪怕世界试图抹去所有声音,
总会有人,选择用另一种方式,
让故事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