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农家娘子改造日记 > 第三十七章(第2页)

第三十七章(第2页)

看她打趣,冬云也跟着笑,神情却难掩失落:“我到底是没正经学过裁缝,比不过对街几家老摊子,总是接不到活。”

这几日下来,不是补小孩扯破的裤子,就是老妇臭的熏人的袜子,甚至还有个草帽破了问她能不能补的,弄得她哭笑不得。

这些活还都是因为她工钱比那几家低的缘故,否则每日都是挂白收摊不可。

不过最后也都一一补好,将钱挣了。

虽然微薄到加起来也只能买块豆腐,不过是个好开头。

朱颜不藏着掖着拐弯了,就将李婶子的事说了。

冬云立刻笑了起来:“朱娘子,你说的当真?”

“钱都在这了,还能不真?”朱颜将二十五文放在她手里。

冬云捧着钱回去,梁娘子问清因果后长叹了一口气。

冬云赶紧在她说话之前先一步堵她的嘴:“咱们带来的箱笼可就这一只了。”

“几时去?我陪你去,等料子拿回来我也能帮着你抽丝,两人做也快些。”梁娘子似乎是妥协了,却不知是因真的接受了,还是因为心疼闺女。

冬云却看清了亲娘脸上的不甘,她没有点破,而是笑着点点头。

不管她如何想,现在能有活接就是好的,而且她愿意去,证明她也在慢慢改变。

一切都往好的方向走。

冬云已经很知足了。

*

下晌里,朱颜在门口亮堂处搭了桌,继续修复夏衙内的扇子。

经过阴干,原本洇了墨的地方已经从团糊变成了干燥状态,朱颜用手试了试,确信干了,才捏了颜料块调成糊。

一遍遍在草稿纸上调整成品颜色,浓了滴水,淡了加颜料粉,如此三四回后,终于挑出无限接近扇面原本颜色的颜料墨汁。

这些色彩与画风对她来说再熟悉不过,因此这个步骤反而才是最得心应手的。

只是扇面比画纸小许多,又是纱面贴纸,作画要局促许多,却同时要注意颜料色彩的衔接,她虽有自信却并不自傲敷衍,仍旧一点一点地下笔。

等描补完第一遍,她拿到更亮的地方细细查看,见补的差不多了,便放到一旁继续阴干。

等着干透后再行决定要不要上第二道颜色,或许颜色还不够。

却见西屋的周娘子就跨出屋子,像是要出门的样子。

瞧见朱颜的桌案上摆满了颜料笔墨,顿时凑了过来:“听说你在灯笼铺子做事,不知道手艺如何?我还想着去一趟,才想起来你就是灯笼铺里的,要不我就不多费事了,你做是不做?”

周娘子生得面庞白净圆润,笑起来还有酒窝,说话时始终带着笑容,看着就让人亲近。

朱颜擦了擦手上的颜料,笑着问:“不知要做什么灯?我不会编灯笼,不过写写画画还是会的,周娘子要是放心,我当然愿意挣这份钱。”

周娘子想了想,就说:“我官人他八月要下场,现在日夜苦读中,我瞧着夜里的烛火不太亮,想着给他增个宣纸的桌灯,可单素面的又太寡淡了,便想去灯笼铺里问问有无手艺好的画匠能接。”

朱颜心里一跳,想到了什么,就赶紧将自己专门用于花样展示的草稿纸捏了一叠递了过去,问:“你看看,不知周娘子要画什么样式?”

“最好是蟾宫折桂、鲤跃龙门、五子登科之类的,”周娘子将早就预备好的打算说了出来,说话时手里也翻看朱颜递过去的示样图,虽然都是花鸟类,还有小幅美人图,可觉得还不错。

她看了两页,发现没有自己想要的,就直截了当,“样式有些复杂,时间还有些紧,最好是六七日之内就能做出来。”

“我能做。”朱颜将话说定,“不过六七日做太紧张,若周娘子信得过,十日就定能做好。”

她这话并非胡诌。

李三婶面铺的灯笼可以到时候和冬云那头做好了一起送。

夏衙内的扇子也不着急,王掌柜那边虽然并未有单子,可预留几日的时候也是够的。

周娘子并不问价,朱颜也不好问,就将这件事先记了下来。

谁知傍晚时分,周娘子让女儿棠姐送了青色布包过来,说是都在一个院里住就不需要定不定金的了,直接付全部酬劳。

朱颜回屋里打开布包一看,里头装了正好一百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