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新一周,张昊的成绩又有了提升。
周二的综合测验,张昊考了年级第28名,比上次又进步了十个名次。
班主任在班会上点名表扬了张昊,说张昊是“进步最快的黑马,值得同学们学习。”
同学们也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张昊,有几个女生甚至主动来问张昊学习方法。
母亲看到成绩单时,嘴角扬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继续保持。”她只说了这四个字,但张昊知道,她很满意。
这样的成绩,给了张昊一些底气。这一周,张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六条规则,是否有修改的可能?
不是要完全打破规则,而是做一些小的调整。比如,能否在黑暗中说几句话?能否确认母亲的状况?能否稍微延长一点时间?
这些想法在张昊脑海中盘旋了一周。
张昊知道母亲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但张昊也知道,她最看重的是结果——只要张昊的成绩继续提升,她就会考虑张昊的要求。
周五终于到了。
晚饭时,父亲又提起要出差的事,这次要去外地三天,周五晚上就走,下周一才回来。
“那边的项目很重要,我得亲自去盯着。”张景行说。
“那老公你路上小心。”赵宛瑜淡淡地说。
张昊低头吃饭,心里盘算着今晚该怎么和母亲提修改规则的事。
父亲吃完饭就出门了,家里又只剩下张昊和母亲两个人。
张昊回到房间,但没有立刻拿起手机。张昊在想,应该什么时候提出来?是在发信息的时候?还是在过程中?还是在结束之后?
思考了很久,张昊决定——在结束之后提出。那个时候,她的状态会比较放松,也更容易接受谈话。
九点差五分,张昊拿起手机:
【需要】
母亲的回复很快:
【你爸爸出差了,这次可以到10:30。规矩不变。】
张昊看着规矩不变这四个字,深吸一口气,打字:
【好的,妈妈,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
过了几秒钟,她回复:
【什么事?】
【等结束之后再说可以吗?】
又是一段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