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了好一会儿,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有点吓人,让他感到害怕的问题。
“伯。。。。。。伯爷,咱们以后不会,不会用这个兑换券来发薪水吧?”
韩复微微一笑:“问下一个问题吧。”
“呃。。。。。。”王宗周差点给噎住了。
他脑袋转得飞快,很快就又想到了这种玩法最大的弊端,那就是得有银子啊。
既然兑换券是和银子直接挂钩的,凭券就能兑换出来,那么银行的金库里必然要有足额储备的银子啊。
否则的话,岂不是和宝钞没有区别了么?
根本玩不下去啊。
“伯爷,咱们要发行这兑换券,就必然要准备银子,发多少就要准备多少,可咱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银子啊。”王宗周掰着手指头:“吕德昌要借款三万,乔四海等谷城光化的大户借款十四万,即便咱们借给他们的是兑换券,可
人家拿了兑换券之后立马就来换钱,到时没银子给怎么办?”
韩复索性站了起来,在船舱内走来走去,用他那学杂了的知识,给王宗周单独开了场金融小课堂:
“很好,王总办,你已经理解了准备金的重要性。没错,咱们的兑换券是与银子,更准确地说,是与银币直接挂钩的。既然咱们承诺兑换券可以随时足额兑换,那么就要准备好足额的银币。”
“否则只要出现一例不能兑换的事情,那么信用就会如骨牌一样倒塌。”
“当然,兑换券本身具有银钱所不具备的便利性,未见得所有持之人都会立刻去兑,因此,一般而言,兑换券可以稍稍的超发。”
“比如说一万两银子的准备金,可以超发一万两千两,一万五千两,乃至更多的兑换券。”
“这超发的部分,就是我等凭空创造出来的财富。”
“但既然我们要建立起信用,那么暂时就不要做超发的事情,以百分之百的准备金来发行兑换券。”
“遍布襄阳、樊城、宜城、南漳、谷城、郧阳等各地的找换所,每日都以固定的挂牌价回收兑换券……………”
一连串的,信息量巨大的知识点,就如同魔音灌脑一般,向着王宗周涌去。
这位襄樊镇中军衙门财金室主事兼厘金总局总办,感觉头皮好痒,好像要长脑子了。
他就像是个胡吃海喝,一口气往肚子里灌满大鱼大肉的孩童,立马就出现了消化不良的症状。
缓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最初的问题:“伯爷,既然这样的话,咱们还是没钱啊。别的先不说,就是发给吕德昌、乔四海等人的借款,就有近二十万两了,那么咱们就要准备近二十万的,这个,这个准备金。这个钱,咱们又
从何而来?”
“很简单,乔四海、王存善等人缴的银子,就是咱们的准备金。”
“啊?!”
好家伙,合着大人拿乔四海他们的银子放到金库里当准备金,然后以这批准备金发行兑换券,最后再用这些兑换券借款给乔四海他们?
这,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嘛!
韩复坐回躺椅上,双手抱胸,一个后仰躺了上去,欣赏着王宗周震惊的表情。
看了一阵才道:
“水泥此物,本官空口说之,尔等恐怕想象不出,其实此物最为坚固,偏偏又极为易得,并无多少成本,乃天赐我等之物。我襄樊镇不论军、民、工、商,各行各业都用得着。若以此物修筑城墙、堡垒,则即便是红衣大炮,
也轰之不破。”
“是必须要发展的。”
“同样,纺织厂、玻璃厂、建材厂,还有如今的铸炮厂、造船厂,还有城里的官署官邸,城外的校场军营,都需要建设。”
“我等如今虽说有千里之地,但那都是骗人的,襄郧山多地少,实则贫瘠得很。而鞑子如今据有天下,富有四海,咱们若想与之相抗衡,如何不要发展?”
“惟有发展,惟有将境内的资源整合起来,才会有所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