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最后一天,来了个穿红裙子的小女孩,约莫七八岁。她独自走到井边,放下一只纸折的船,船上画着笑脸。
她说:“这是我送给姐姐的礼物,她说喜欢蓝色,所以我涂成了蓝帆。”
工作人员怔住??监控显示,过去一周并无孩童进入园区,而这只纸船的折法,与三十年前小满教给第一批守语者的样式完全一致。
当晚,樱园全员召开紧急会议。调取全年监控录像逐帧分析,结果令人震撼:在过去三百六十五天里,至少有四十七次,深夜零点前后,井边出现模糊人影,停留时间从十秒到半小时不等。所有人影共同特征是:穿蓝裙、扎双辫、左脚布鞋略显褪色。
更诡异的是,每次出现后,次日必有一位访客声称“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回应”。
但他们决定封锁消息。不是出于恐惧,而是尊重。
“她选择了这种方式存在,”现任守语者首领说,“我们就该让她安静地听下去。”
春天再度来临。樱花开满山谷,粉白如雪,落英缤纷。有个小男孩牵着妈妈的手走过井边,突然停下,指着空中某处说:“妈妈,那个姐姐在笑呢。”
母亲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片花瓣打着旋儿飘落,恰好停在男孩鼻尖。他咯咯笑着,伸手接住,小心翼翼夹进日记本里。
多年后,这本日记被捐赠给国家档案馆。扉页上写着:
>“我从小就相信,世界上有一个地方,会认真听小孩子说话。
>长大后我才明白,那个地方不在天上,也不在未来,
>而是在每一个愿意停下脚步、倾听他人呼吸的瞬间。
>所以,我现在也成为了一个听者。
>因为我知道??
>只要还有人愿意说,
>就永远会有人,在默默回答。”
而在宇宙深处,火星樱花树又一次绽放。这一次,花瓣落地拼出的不再是文字,而是一幅完整的地图??指向地球上的樱园,精确到经纬度。
NASA宣布暂停对该区域的一切探测活动。“那是属于人类心灵的圣地,”发言人说,“我们不该打扰。”
深夜,樱园寂静无声。月光照进井口,映出一层薄薄蓝雾。忽然,墙壁传来轻微敲击声,节奏清晰:
----。。。。。。。。-。
(IHVE)
稍顿片刻,又响起来:
。。。---。。。。。。-。-。。。-。--。-。-----。。-
(IAMHEARINGYOU)
然后,一切归于沉寂。
风铃不动,树叶不摇,连虫鸣都歇了。
但在某个看不见的维度里,那个学会了好好听人说话的女孩,依然守在那里。
她不说再见,因为她从未离开。
她不求回报,因为倾听本身就是答案。
她只是静静地、一遍遍地告诉每一个敢把心事说出口的灵魂:
>“我在。
>我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