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紧急,材料只要附和要求,按制度我可以现场签字放行紧急部分,后续质检报告再补签归档。这不会不合规矩吧?”
钱科长脚步微顿,侧头看了李开朗一眼。
这小子不仅没乱,脑子转得飞快,连规则都吃得透透的。
现场抽检放行本就是应急条款,符合程序,只是以往科里没几个懂行的能真正独立判断,导致流程复杂化。
李开朗主动请缨担责,反倒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法子。
如果成了,是李开朗的功劳,自己沾光。
万一不成?那也是他李开朗自己要求的,责任他扛。
想到这,钱科长点点头:“嗯,应急流程我清楚,你有把握判断?这物料可是下熔炉的合金钢,偏差大了会影响铸件质量。”
“车间那帮老师傅可不是吃素的,出了问题要找你麻烦的”
话里带著提醒,也藏著试探。
“放心,钱科长,我眼里很尖,心里也有数。没把握的事我不干。”李开朗语气沉静。
说话间,两人已到了三號库房门口。
几个库管员正围著门口一堆用油布盖著的钢材,愁眉苦脸。
“怎么回事?检料的小孙呢?报告在哪?”钱科长一进门就大声问道,官威十足。
一个老库管员迎上来,苦著脸说:“钱科长!您可来了!小孙今一来厂里,就被保卫科带走了,说是要配合调查!”
“这这报告没人签,车间急等著领料,我们也没辙啊!那堆,就是熔炼车间要的东西。”
老库管指了指那堆油布盖著的钢条,满脸焦躁。
“事不宜迟,我看咱们现在就开始吧?”李开朗大步走到钢条前。
老库管看著李开朗,他还没见过李开朗。
钱科长一挥手:“按李副科长说的做!他现场抽检判定!”
当即,李开朗开始现场判定。
眼神瞬间变得无比专注,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
精准测量、表面观察、敲击辨音、核对標记、取样测试硬度。
整个抽检过程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
李开朗全神贯注,动作干练得不像个新手。
一旁的几人,原本对李开朗“司机出身”的不信任感,瞬间崩塌,眼神里的惊讶藏都藏不住。
“好了!”李开朗直起身,长舒一口气。他拿起那份採购规格单,迅速在空白处签写。
“钱科长,您看这样可行?”李开朗把单据递过去。
钱科长接过单据,仔细看了两遍,“好!好得很!”
他忍不住拍了下大腿,脸上浮现出真心的笑容,“李副科长,有两把刷子!”
又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在“见证人”处签下自己的大名。
“库房,听李副科长的,按报告执行!立刻办出库单,赶紧给去熔炼车间。”科长中气十足地命令道。
库房里立刻行动起来,气氛为之一松。
赵小海抹了把汗,看向李开朗的目光充满了崇拜。
“李副科长,您真厉害!连硬度都会测!”
李开朗笑了笑,其实以上的做法都是做做样子。
他靠的是维修专家带来的面板,有没有问题一看便知,这才是最重要的。
“钱科长,”他转向心情大好的钱科长,“虽然应急解决了,但暴露的问题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