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李开朗听得认真,並非內容本身多有价值,而是头一次参加,比较新奇罢了。
冗长沉闷的一个多小时后,会议终於结束,眾人如释重负地起身。
钱科长打著哈欠站起来:“走吧,咱们该回科里工作了。”
李开朗正打算跟钱科长走,却看到杨厂长对著自己招招手:“小李,过来一下。”
见此,李开朗看向钱科长:“钱科长,厂长找我,我先去了。”
“去吧,別让杨厂长久等了。”钱科长羡慕地看著李开朗背影。
“杨厂长。”李开朗招呼道。
杨厂长点点头,示意李开朗跟著:“怎么样?去材料科如何?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材料科挺好的,钱科长今早还带我认识一下科里的大家,目前为止还没遇到啥问题,都是看看文件啥的。”
杨厂长点点头:“你刚来材料科,多学多看少说话,这一周先熟悉熟悉,在这科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你目前的重心还是要放在学习上,顺利毕业上,其他事情都能放一放。”
“好的杨厂长。”李开朗点头应承。
在说了两句便让李开朗回去工作。
材料科。
李开朗回来后,拿上报告直奔钱科长办公室。
“钱科长,这是上周您安排我写的报告,我已经写好,你过目看看?”
钱科长瞥了李开朗一眼,眼神有些意外,没想到他还真做了,接过报告。
“说说这报告的核心。”
李开朗言简意賅地匯报了报告的核心內容,主要提及在“质检应急预案”、“质检记录標准化”两项近期可推行的措施。
尤其强调了“质检应急预案”上,不能再让质检员各管各的事。
他措辞谨慎,只点出现象,避免指向个人。
“嗯,李副科长考虑得很周到,是经过深入调查和思考的。”
钱科长率先肯定,隨后话锋转向他真正关心的问题,“特別是这个质检备岗,非常必要!”
“咱们库房人才济济,老林师傅德高望重,经验没得说,就由他坐镇,老刘也是从质检员升上来的,他也能做一个备选。”
紧接著话锋一转:“但咱材料科也得有人会,只是要做到像你这样,需要培养。”
“咱科里的赵小海、张伟几个倒是年轻能学,就是你方不方便一起教他们?”
钱科长这话將决定权转交给李开朗,要是他答应,接下来就有的事情做。
要是不答应,他这报告做了也是白做,浪费时间。
可李开朗怎么会让自己的心血白费:“方便,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正好顺带培养也没啥问题。”
听到李开朗都答应了,钱科长还要说什么。
“成,我这就把赵小海他们叫来。”
“等等,还有问题没解决,预案內容该怎么处理?”李开朗追问道,这是他报告的重点之一。
“备岗人员需要快速进入状態,必须明確启动条件、授权范围、应急流程、以及与生產部门的联络机制等。”
“这些细则需要明確,形成书面指引。”
钱科长面露难堪:“唉,李副科长,这事可就麻烦了,规矩定死了,到时候情况一变,反倒束手束脚。”
“不过,你说的也对,规矩嘛,还是要有的。这样,李副科长,你先拿个初稿出来,核心几条原则定好。”
“具体细则。咱们以后再细化!原则就是:保障生產,灵活应对!之后再让库房照做即可。”
李开朗明白了,钱科长要的是个听起来很完善的“名头”。
至於细节和可操作性,他並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