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豪商·女强 > 130140(第2页)

130140(第2页)

黄文本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

糊弄鬼呢?

什么安分守己,商人就是为了挣钱,但凡有本事挣到钱的,谁能忍住不招摇?

必是杜斯民和娄旭收了好处!

可这又说不通,若对方果然有收买一府通判的本事,何至于之前岌岌无名?

杜斯民也不指望黄文本是个好糊弄的傻子,若果然如此,杭州府衙上下一干官差都要完蛋。

他指了指上面,意味深长道:“您可记得霞染?正是这明记做的。”

余下的,就不必下官多说了吧?

黄文本自己参悟,远比他一字一句解释来得畅快。

霞染?

京城兴起的霞染?

黄文本瞬间理清一切,微微吸了口气。

究竟是自己初来乍到,消息不够灵通呢,还是这些人有意欺瞒,以致于自己竟不知眼皮子底下竟还有这样的人物!

虽不确定这明记的靠山究竟是哪一位,但总逃不脱几位活跃的皇亲国戚。

不好得罪啊!

想明白利害得失后,黄文本迅速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取出知府大印盖上,又唤来心腹,“即刻送往京城,不得有失!”

八月底,九月初,完全来得及。

通判与知府关系微妙,既相互成就,又互相牵制,所以黄文本也没指望对方将知道的都说出来,又说了两句场面话便将人打发走了。

杜斯民走后,黄文本沉吟片刻,又叫了礼房来,“年底庆典的名单开始拟了么?”

礼房典吏心中腹诽道,这才八月呢,春节庆典却是腊月二十六,您怎么不端午节问?

面上却恭敬道:“按着往年惯例,只在端午名单上略添减几笔罢了,卑职正想请大人示下。”

通常来讲,那份名单非常稳定,大致由本年度在任地方官及其家眷、知名乡绅和商贾代表组成。

官员好说,谁在谁上;乡绅么,也简单,本人有名的,或是这两年家族中有后生崛起的。

变数最大的就是商贾代表,因名额有限,竞争激烈,能坚持两年连续出席的都是凤毛麟角。不过也有若干年后卷土重来的就是了。

黄文本其实不大在意谁来谁不来,反正不来的也要卖他面子。

不过这个神秘的明记……

“商贾里面添一个明记,”黄文本轻轻点着桌面,“座次靠前些。”

“是。”礼房典吏恭顺应下,“只是帖子往哪里发呢?”

这又是哪儿来的?没听过啊!

不过他久在杭州,见惯风云变幻。经商么,要么一辈子碌碌无为,要么朝夕间强势崛起,其后多有贵人相帮,又逢机缘,不足为怪。

黄文本摆摆手,“还早呢,到时自有人告知。”

礼房典吏识趣地应下,出了门才小声嘟囔,您也知道早啊……

殊不知黄文本自有打算:

京城来的人,他是一定要见一见的,可对方暂时没有主动登门,他贵为一地知府,官居四品,却不好表现得太过殷勤。

替贵人办事的商贾,终究也只是商贾。

只要对方懂事,来日接到赴宴帖子,届时自会上前,自报家门。

如此,双方心知肚明,各取所需,里子面子全有了。

确认没有问题后,黄文本缓缓吐了口气,才要端起茶来喝,余光又瞥见书桌上露出来的信封一角,不由十分烦躁,抖开折扇狠狠扇了几下。

水司衙门未免太过得理不饶人,我不过随口一提,竟煽动言官纠缠至此!

杭州知府的肥缺得来不易,黄文本屁股尚未坐热便在官家心里留了恶名,既悔且恼,几次三番都想同贺蕴那边掀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