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破旧长袍的中年人挤进了指挥部,他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同样衣衫褴褛的百姓。
“你们是什么人?”警卫员拦住他们。
“长官!我们是附近村子的村民!”那个中年人激动地说,“听说八路军打了大胜仗,还抓了鬼子的大官!我们特地来道谢的!”
王娃子走上前去:“老乡,快请起!你们怎么知道这事的?”
“嗨,十里八村都传遍了!”中年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长官,您不知道,这几年鬼子在我们这一带作威作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这些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啊!现在您带着八路军把鬼子打跑了,还抓了他们的大官,我们心里别提多痛快了!”
“是啊!”一个老妇人也跟着说,“我儿子就是被鬼子杀害的!现在看到鬼子被打,我这心里的仇恨总算解了一半!”
王娃子鼻子一酸,他扶起那位老妇人:“大娘,您放心,我们一定会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让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好!好啊!”村民们纷纷鼓掌。
中年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递给王娃子:“长官,这是我们几个村子凑的一点心意。虽然不多,但都是大家的血汗钱。您拿着买些子弹,多打鬼子!”
王娃子打开布包一看,里面是几十块大洋和一些铜钱,虽然数量不多,但在这个年代,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己经是巨款了。
“老乡,这钱我不能收!”王娃子要把布包还回去。
“别啊长官!”中年人急了,“您要是不收,那是看不起我们!”
“是啊!八路军打鬼子也要花钱的!”其他村民也纷纷劝说。
王娃子看着这些淳朴的面孔,心中感动。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啊!
“好,那我就收下了!”王娃子郑重地接过布包,“不过我有个条件,你们村子如果有年轻小伙子愿意参军的,可以来找我。我保证给他们最好的训练,最好的装备!”
“真的?”中年人眼睛一亮,“我家大儿子早就想参军了!只是以前不知道去哪里找八路军!”
“那太好了!”王娃子笑着说,“让他下午就来报到!”
这个消息一传开,根据地附近的村民们纷纷赶来。有的送粮食,有的送布匹,还有很多年轻人主动要求参军。
短短半天时间,王娃子的部队就扩充了三百多人。虽然这些新兵大多没有受过训练,但他们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有保家卫国的决心,这才是最宝贵的。
下午三点,王娃子召集所有参战部队,在一处开阔地上举行了简短的庆功仪式。
“同志们!”王娃子站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声音洪亮,“经过一夜的激战,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次战斗,歼敌一千五百余人,俘敌西百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
“好!”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但是,”王娃子话锋一转,“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百二十三名战士永远离开了我们!让我们为他们默哀一分钟!”
所有人都摘下帽子,低下头。现场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一分钟后,王娃子继续说道:“烈士们的牺牲不会白费!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战斗下去,首到把日本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
“赶走日寇!保卫家园!”战士们齐声高呼。
接下来,王娃子开始论功行赏。
“李秀梅同志,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指挥得当,立下大功!升任独立团副团长!”
李秀梅走上台,敬了个军礼。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