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明末:边关种田,从傻兵到国公 > 第184章 巡盐总署扬州风云(第1页)

第184章 巡盐总署扬州风云(第1页)

当“玄鸟舰队”那庞大的身影簇拥着被俘的荷兰战船,满载着收复台湾的赫赫战功浩浩荡荡地驶入长江口时,整个富庶的江南都为之失声。从松江府到应天府,从杭州湾到扬州城,所有亲眼目睹了这支黑色舰队那遮天蔽日的威势的人,无论是官是商还是民,心中都只剩下了无尽的敬畏与恐惧

。他们知道那个传说中的辽西“军神”,那个被皇帝陛下亲封为“总理盐关海市大臣”的年轻人终于来了。而他是带着足以碾碎一切的雷霆与怒火来的。

扬州康山草堂的密室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坟墓。两淮盐商总商汪文言静静地坐在主位之上,他那张一向古井无波的老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丝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凝重。

他的面前摆放着两份刚刚从海上用最快速度传回的密报。

一份是关于澎湖海战的,上面详细地描绘了荷兰人的舰队是如何在对方那“妖术”般的炮火之下被摧枯拉朽般地全军覆没。而另一份则是关于金门之会的,上面更是惊悚地记录了那个他们一直以来都视为“武力后盾”的海上王郑芝龙是如何在见识了对方的实力之后卑躬屈膝地与那个姓李的达成了“城下之盟”。

“都看看吧。”许久汪文言才沙哑着声音开口了。

在场的依旧是那些富可敌国的江南盐商巨头,但此刻他们的脸上早已没了当初那份商议着要用“瘦马”和“刺杀”来对付李睿时的嚣张与轻蔑,只剩下一片死灰般的惨白。

他们一个个颤抖着手传阅着那两份足以摧毁他们所有幻想的密报。每多看一个字他们脸上的血色便消退一分。当最后一个人看完之后整个密室都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绝望之中。

“他还是人吗?”一个山陕盐商声音都在颤抖,“连红毛夷的舰队连郑一官的船队都不是他的对手,我们拿什么去跟他斗?”

“完了,全完了”另一个盐商更是直接瘫倒在了椅子上喃喃自语,“他这次来定然是来找我们秋后算账的!”

恐惧如同最冰冷的毒蛇缠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脏。他们知道自己这次是真的踢到了一块他们根本无法撼动的铁板。不,那已经不是铁板了,那是一座正在缓缓地向他们碾压而来的钢铁大山。

“慌什么?”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绝望之时汪文言却猛地一拍桌案厉声喝道。他缓缓地站起身,那双浑浊的老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属于枭雄的狠厉与不甘。“天还没塌下来!他李睿是厉害,他的炮是利,他的船是坚。但这里是江南,是扬州,不是他可以为所欲为的辽西!”

他的声音如同定海神针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微微一定。

“他再厉害也只是个武夫。”汪文言的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武夫最怕的是什么?是不讲规矩!而我们最擅长的就是用‘规矩’来困死他!他不是要来整顿盐务吗?

好啊!”他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阴冷的弧度,“那我们就把所有的盐场都给他关了,把所有的灶户都给他藏起来,把所有的盐引都给我烧了!我倒要看看他一个子儿的盐税都收不上来拿什么去向皇帝交代!

我倒要看看当这江南数千万的百姓都无盐可食怨声载道之时他这个所谓的‘总理大臣’还能不能坐得稳!”

釜底抽薪,坚壁清野!这是一招足以将任何一个试图改革的官员都拖入泥潭的最恶毒的阳谋。

三日后李睿并没有率领他的舰队进入长江,而是将庞大的舰队停泊在了崇明岛外的海域。他自己则只带了孙元化和一百名“夜狼”亲兵换上便服,乘坐着一艘最不起眼的商船悄无声息地抵达了扬州。

他没有去巡抚衙门也没有去总兵府,而是直接在扬州城最繁华的运河码头旁盘下了一座早已废弃的衙门,然后挂上了一块由他亲笔所书的崭新的牌匾。牌匾上只有四个充满了肃杀之气的大字:“巡盐总署”。

紧接着一张盖着“总理盐关海市大臣”和“辽西总兵”两颗大印的告示被贴满了扬州城的大街小巷。告示的内容很简单只有三条。

第一,即日起废除所有旧有盐引,所有盐商必须在一月之内持本人身份文书和原有盐引来总署重新登记换发“新式营业牌照”,逾期作废。

第二,凡我大明灶户皆可脱离原有盐场束缚自行组建“煮盐合作社”,所产之盐可直接售卖给持有“新式牌照”的盐商或由我总署以保护价统一收购。

第三,也是最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议的一条:凡能举报盐商偷税漏税、官商勾结、欺压灶户等不法行为者一经查实可得该盐商所有被罚没家产的三成作为奖励。

这三条“新政”一出整个扬州彻底地炸了。废除旧盐引等于将所有盐商都打回了原形,逼着他们必须来向李睿这个“新阎王”低头。

而允许灶户自由贸易和“官府收购”更是从根子上挖断了他们对数百万灶户的人身控制和经济剥削。至于那第三条“悬赏举报”更是一招足以让整个江南都人人自危的绝户计。

“他怎么敢?”康山草堂之内汪文言在看到这份告示之后当场就气得将自己最心爱的-前朝古砚都给摔得粉碎。他知道自己和整个江南盐商集团与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年轻人之间已经再无任何回旋的余地。

一场没有硝烟却比任何战争都更加残酷的经济绞杀战就在这烟花三月的扬州正式地拉开了序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