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游走底线精明人没想穿越奇幻大陆 > 第39章 极地博弈与市井版图的冰封蓝海2(第2页)

第39章 极地博弈与市井版图的冰封蓝海2(第2页)

老极地渔民眼眶红了:“阿福老板,您真是个好人……以前咱们渔村遇到危险,没人管过咱们,只有您,不仅给咱们找生计,还愿意护着咱们的孩子。”

王阿福别过脸,假装翻账本:“别瞎说,我是算过的,你们好好干活,我才能多赚钱,这是互利共赢。”可他心里清楚,这次的“账”,算得有点偏心了——要是真按“成本收益”,救这孩子根本不划算,可他就是没法看着孩子冻在雪地里。

中午,冰港的港督带着官员们来分店道谢,手里拎着刚煮好的极地冰参汤和热面包,还带来了城主府的文书:“阿福老板,这次多亏了您,冰港才没被冰魔毁了。城主府决定,以后‘王记’冰港分店的税收永久全免,还授予您‘冰港守护者’的称号,以后您在冰港的所有生意,都能享受优先审批权。”

王阿福接过文书,心里飞快盘算:税收全免,每月省两百五十银币,每年就是三千银币;优先审批权,能提前半个月拿到极地物资的采购许可,比其他补给站多赚一成差价;可“冰港守护者”这个称号,要参加每月一次的港督宴会,每次宴会要穿正装(成本五十银币),还要客套寒暄(浪费两个时辰,少赚两百银币)——这笔账,怎么算都亏。

“港督大人,税收全免和优先审批权我收下了,这称号就免了吧,”王阿福笑着推辞,“我就是个做小生意的,平时要算账、看铺子,没时间参加宴会,别耽误了您的大事。”

港督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没想到阿福老板还是个务实的人!行,称号我就不勉强您了,以后您在冰港有任何需要,随时找我。”

下午,雷奥带着小队来辞行,手里拎着一块极地冰魔王的魔核——是他们在战斗结束后,从冰魔王的尸体里挖出来的,能提炼出顶级抗寒材料,每块能卖八百银币。“阿福老板,这魔核送给您,算是咱们小队的谢礼。以后咱们要是来冰港做极地任务,还来您这儿补给,您可不能给别人涨价,只给我们贵啊!”

“放心,肯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王阿福接过魔核,把之前承诺的提成递给雷奥,“这是你这次的提成,一共两千银币,你点点。要是你能帮我在其他极地城镇的航海公会宣传‘王记’,我给你们的折扣再降一成,还管你们的极地冰参大餐——咱们合作共赢,才能把‘王记’的极地版图扩大。”

雷奥接过银币,笑得合不拢嘴:“阿福老板就是爽快!没问题,我这就去跟其他极地小队说,让他们都来你这儿补给!”

送走雷奥,王阿福回到账房,把极地冰魔王的魔核放进展示柜,旁边摆着深渊冰魔的魔核、极地冰晶碎片,还有那半块硬面包。他翻开账本,在“冰港分店收益”那页写下:

-短期收益:税收全免(每月250银币)+城主府极地订单(每月18000银币)+怪物掉落物(12000银币)

-长期收益:渔民信任(稳定冰鳞鱼与极地冰参供应,每斤省8铜板)+极地冒险者长期订单(每月新增6000银币流水)

-结论:此次冰港防御战,虽短期损耗9599。5银币,但长期收益超31万银币年,为“王记”在极地市场的垄断地位奠定基础,属于“高价值战略投资”,远超初始投入的2450银币。

-额外备注:每周预留60铜板,给渔村的孩子买热面包——别让他们冻着肚子等父母捕鱼,不值当。

写完,他合上账本,走到暖棚里,孩子己经醒了,正抱着张婶给的热汤喝。看到王阿福进来,孩子怯生生地说:“叔叔,谢谢你……我以后帮你算钱好不好?我会数到一百了!”

王阿福笑了,摸了摸孩子的头:“好啊,等你再长大点,就来我这儿帮忙,我教你算账,让你能给爹娘赚更多面包。”他心里一算,教这孩子算账,要花时间(每月少赚一百银币),但等孩子学会了,能帮他管账,每月能省五十银币,十年就能回本——可他脸上的笑容,却不是因为“划算”,而是因为孩子眼里的光,像极了他穿越前,第一次靠砍价赚到钱时的样子。

傍晚,冰港的渔民和极地冒险者们在分店的院子里举办庆功宴,暖炉里的火越烧越旺,老陈烤了一大只极地冰熊腿,张婶熬了热汤,莉娜拿出了珍藏的极地果酒。王阿福坐在人群里,看着大家笑着、闹着,手里的酒杯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突然觉得,这“低成本摆烂”的日子,好像也没那么差——虽然没蹭到免费的饭,却赚了一群愿意跟他一起扛冰魔的伙伴;虽然没省到逃跑的铜板,却守住了能赚十万银币的极地市场;虽然账本上的数字越来越多,却多了些“不划算也干”的牵绊。

深夜,庆功宴散了,王阿福坐在账房里,翻着那本写满数字的账本。从新手村的第一笔“瑕疵装备差价”,到南溪镇的“魔兽粪便生意”,再到冰港的“极地防御战”,每一页都记着他的“精明”,也记着他的“成长”。他掏出笔,在账本的最后一页写下:

“在奇幻大陆,有人靠魔法纵横陆地,有人靠武力征服海洋,而我王阿福,靠的是账本上的每一个铜板,靠的是对人心的尊重,靠的是‘互利共赢’的市井逻辑。‘王记’的账本,记的不是钱,是一群平凡人的生计,是一段段一起扛过的日子,是一个市井招牌从陆地走向极地的初心——这初心,从‘能蹭就蹭、能省就省’,变成了‘让跟着我的人,都能安稳活下去’。或许,这才是最划算的‘账’。”

写完,他把账本锁进恒温铁盒,走到窗边。月光洒在冰港的码头上,冰晶防线反射着银色的光,渔民们的渔船上挂着灯笼,像星星落在冰面上。王阿福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分店要开,新的账要算,新的危险要扛——或许是南海岸的珊瑚港,或许是西域的沙漠驿站,或许是更遥远的海外岛屿。但他不再只算“成本收益”,而是会多算一项“伙伴们的安危”,多留一笔“给孩子的面包钱”。

第二天一早,王阿福就开始规划珊瑚港分店的扩张计划:让莉娜去珊瑚港考察选址,让老李研发抗高温的航海装备,让张婶熬制抗毒的药水,让老极地渔民联系珊瑚港的渔民,提前锁定热带海鲜的货源——每一步都算得精准,每一笔投入都为了长远的收益。但这次,他的账本里多了一行小字:“珊瑚港分店要建个暖棚,给渔民的孩子提供热饭。”

而那本写满市井智慧的账本,被他锁在冰港分店的暗格里,旁边放着极地冰魔王的魔核、海心草的干花,还有那半块硬面包——这是他从“市井精明人”到“王记老板”的见证,也是他在奇幻大陆,最珍贵的财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