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万界国运:从上交大清传送门开始 > 第24章 紧急会议与第一着陆港蓝图(第2页)

第24章 紧急会议与第一着陆港蓝图(第2页)

“鉴于异界资源开发提上日程,以及确保计划长期、稳定、高效运行的需求,我们建筑组,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己经初步完成了一份**《“盘古计划”现代侧基地建设方案(一号草案)》**。”

屏幕上展示出一幅极其规整、充满几何美感的建筑布局三维效果图,所有结构都围绕着最中心的一个标准立方体——那正是我家那个作为传送门的库房!

秦教授用激光笔指点着图纸,语速很快但异常清晰:“我们的核心设计理念,是将以此库房,也就是穿越传送门为核心,建设一座集**交通、仓储、科研、军事、居住与社交功能于一体**的,高度自给自足的现代化综合基地。它将是我们现代工业链伸向清朝世界的‘第一着陆港’和‘总调度中心’!”

“所有建筑布局,严格以5×5×3米的传送门库房为几何与物流原点。”他继续解释道,“为了最大化利用传送门尺寸,实现高效物资流转,我们决定采用**标准20英尺集装箱(内部尺寸约6×2。4×2。6米)**作为核心建筑模块和物流单元。这些集装箱模块可以预先在现代完成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然后首接通过传送门滑移过去,在现场使用小型吊装设备,**1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个模块的吊装定位**!”

他切换了一张布局详图:“整体布局采用‘主廊+环道+指状延伸’的模式,并预留了30%的可拆卸空地,为未来升级留足弹性。功能分区遵循同心圆加轴线原则——越靠近传送门,物流强度越高,主要是仓储和快速转运区;越向外围,环境越安静,布置居住区、科研楼以及必要的社交休闲空间。”

他看向我和赵司令,总结道:“这份方案的详细图纸和数据,我己经上传至计划内网,编号‘一号建设方案’。一旦获批,我们可以立即协调资源,进场施工。同时,我请求尽快安排一次对清朝侧黑风寨的实地考察,以便我们因地制宜,尽快拿出清朝侧的基地建设与功能区规划方案!”

秦教授这番条理清晰、准备充分的发言,如同一颗定心丸,也让在场所有人都看到了国家力量将如何系统性支撑起这个跨越时空的宏大计划。

他刚坐下,科研组那边,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教授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他是负责应用科技研发的陆文昌教授。

“赵司令,林总!我们科研组也早有准备!”陆教授声音洪亮,带着理工科特有的首接,“针对异界初期开发可能面临的能源、材料、医疗、制造和基础工业需求,我们正在同步设计**七条‘即插即用’型的标准化工业模块生产线**!”

他助手立刻在屏幕上拉出一个清晰的表格:

|模块名称|单箱体积与核心设备|首次投运箱数|48小时内可产出|

|:---|:---|:---|:---|

|**M1微电网**|2×1。5×1m水力微发电机组(30kW)|1箱|山寨24小时通电|

|**M2微型钢厂**|1。5×1。5×2m感应炉+石墨坩埚|2箱|日炼1吨钢|

|**M3氯碱化工**|2×2×1m电解槽+树脂塔|2箱|日产烧碱100kg、液氯50kg(用于漂白粉、消毒、未来PVC生产)|

|**M4青霉素车间**|2×1。5×1。5m发酵罐+陶瓷膜|3箱|日产50万单位青霉素钠|

|**M5精密工坊**|1×1×1m数控小车床+线切割|1箱|制造枪机、钟表、标准螺丝等|

|**M6印刷出版**|2×1×1m手摇铅版机+简体字铜模|1箱|日印2,000份8版报纸或教材|

|**M7武器快装**|2×1。5×1m后装线膛枪套件(无火药)|2箱|日组装50支13mm线膛枪(火药需另配)|

陆教授补充道:“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标准化的人员居住模块。每个集装箱可改装为三层折叠卧铺,1箱容纳12人。首次计划投运10箱,即可支援120名包括教官、医生、技工、政工、测绘、情报在内的各类专业人员过去!”

听着秦教授和陆教授这一个个具体到数字、清晰到时间表的方案,我感觉浑身的血液都在发热。这不再是空想,而是即将落地的现实!一个以我家库房为核心的、强大的跨时空基地,以及一套能够迅速改变一个时代面貌的工业体系,正在这群最顶尖的大脑规划下,缓缓浮现出它宏伟的蓝图。

赵建国司令环视全场,目光最终落在我身上,带着征询,更带着决断:“林枫,你怎么看?”

我看着屏幕上那严谨的蓝图和充满力量的数据,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

“我看,可以干!而且,必须大干快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