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怀瑜浩瀚神念的笼罩下,一桩桩尘封往事烙印般刻入了文武百官的识海。
其中绝大多数自然确有其事,唯独关于邪巫巫隗的那段,实则是绛离在南疆时用过的说辞。
她在南疆时,对于祝余明明做过那么多事却被遗忘一事,就用过的一说法。
武怀瑜干脆也学绛离,把锅扣到了那邪巫头上。
至于一个死时也才五境的巫祝,为什么能用出这种圣境都未必能做到的邪术…
南疆千年传承,有些古时圣人留下来的宝贝不行么?
总之,若这话是别人,哪怕是皇帝所说,大臣们都未必会信。
但老祖亲口说,便由不得他们不信了。
同一句话,不同人说,效果也不同。
老祖能骗他们吗?
不能够啊。
他说的,就是道理。
老祖所言,便是假的,也是真的。
故此,无论心里怎么想,众臣嘴上是再无疑问。
见众人己然信服,武怀瑜顺势宣布了与南疆结盟的决定:
双方约为兄弟之国,永结同好。具体盟约细则将由两国使者另行商定。
“既然决定结盟,”武怀瑜的声音回荡在殿中,“镇南军便无需维持如此庞大的规模了。”
“那几十万大军在南疆驻守三百年,终日无所事事,空耗钱粮,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
无所事事…
空耗钱粮…
这番评价不可谓不辛辣。
但…说得其实没啥问题。
三百年来,南疆与中原相安无事,从未爆发战事。
镇南军除了在那里蹲着还能干嘛呢?
总不能主动挑起战端吧?
或许有人这么想过,但人族终究和妖族不同,不会为了打仗而打仗。
人族开战,要么是走投无路,要么是有利可图。
而此前和南疆开战,显然是没有利益可言的。
更何况,无论是朝廷还是地方,当时都毫无投入一场战争的意愿。
中原广袤的土地尚未完全开垦,虞末战乱造成的人口损失也远未恢复。
加之天工阁的机关术支持,使得人们能从现有土地上获取更多资源,产出不仅足以喂饱所有人,甚至还有富余。
在这样的太平盛世里,除非君王好大喜功,想要博一个“开疆拓土”的英名,否则实在找不出让大炎卷入战争的理由。
但这大好局势,在桓帝时迎来大变。
他沉湎享乐,荒疏朝政,甚至为了图个清静,竟允许各地节度使便宜行事,无需事事上奏。
这做法,在任何一个正常王朝都是自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