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了章邯军后,司马欣、董翳可不战而下,这样三秦之地就成汉军天下了。
之后的事情发展就如韩信设想的那样,在章邯的主力被樊哙、周勃率领的几万大规模修复栈道的士兵和民工的所吸引,汉军主力悄无声息的从陈仓道秘密北上关中,顺利攻下陈仓,两军合围章邯于废丘(今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东马坊村),章邯兵败自杀身亡,司马欣和翟王董翳见状相继投降。
短短4个月关中三秦之地被刘邦拿下。
为安抚关中百姓稳定人心,刘邦颁布了数项利民生的政策,轻徭薄赋,赦免罪犯,还兴修水利工程,鼓励农耕,历经多年战乱的关中终于稳定下来了。
正在忙着征讨齐国的田荣叛乱的项羽在得知刘邦占领了三秦后,大为震怒,准备调转枪头西征,攻打刘邦。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来信的人正是张良。
张良离开刘邦到韩地后,西处收集消息,密集的和刘邦互通消息,他预料到项羽必须会来镇压在关中的刘邦,所以提前派人给项羽送了这封信。
信的大意是汉王这次收复关中是执行楚怀王当年“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此外并无更大的野心,既然目标己经达到,他绝不会再向东再进入中原的。随信还附上了齐国田荣和赵国陈馀写给刘邦共同反项羽的书信,以示忠诚。暗示齐国和赵国才是他的真正的敌人。
项羽轻信了张良的政治承诺,放心继续在齐地征讨齐王田荣了。
项羽是军事天才,政治白痴。在人际交往中经常被骗,后面的楚汉战争次次都上当,当当都不同。
刘邦当然不会老实的呆在关中看中原虎斗了,夺取关中只是刘邦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他的真正目的要出关向东夺取天下,项羽人在齐国,彭城守备空虚,出在不出击更待何时?
出关中进军彭城有两条路,一条是东线,出函谷关向东经洛阳、开封到彭城;另一条是南线,出武关,向东南经南阳再折向东北到彭城,这条路也是他入关时的那条路。
刘邦担心东线难打,以回沛县老家接家人为借口,派将军薛欧和王吸出武关会同南阳王陵的军队一道,试着打通南线。
项羽很快觉察到了刘邦军队的调动,派兵在阳夏(今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阻击他们。
项羽为劝降王陵,把他的母亲劫到军中。王陵派人去看望自己的母亲,王陵的母亲对使者说,回去转告我儿,汉王刘邦是长者,终能得天下,让他不要因为我而动摇初心,说完伏剑自杀。
项羽得知后大怒,让人烹杀了王陵的母亲。
烹杀是把活人放进大锅里用沸水或热油烹煮,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
王陵的母亲己经自杀了,死后还要烹杀,这种做法不仅残忍、无道,还没人性。
项羽任亲信郑昌为韩王,在韩地阻挡刘邦的军队。
刘邦看南下进攻无果,写信安排在韩地的张良去说服郑昌,郑昌不为所动。
八月,刘邦从函谷关出关,途中张耳带兵前来归顺。
张良完成使命后返回,刘邦任命张良为成信侯。
河南王申阳望风而降,韩信(这个韩信是韩王信)进攻韩地,郑昌投降。刘邦封韩信为韩王。
汉二年(公元205年)三月,刘邦从临晋(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渡过黄河,魏王豹投降,殷王卬被俘。
刘邦南渡平阴进入洛阳,在得知义帝被项羽暗杀后,心中窃喜,出关进中原正愁师出无名呢,然后开始他的政治表演。大哭,为义帝举行了连续三天的隆重发丧仪式,并通告诸侯说,天下共立义帝,以臣子侍奉义帝,现在项羽杀了义帝,大逆无道,我要发兵进攻他,希望各诸侯王一同和我讨伐项羽。
打仗要师出有名,对外才有号召力,对内才有凝聚力。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道”和师出有名的“名”是一个意思。鸿门宴上项羽没抓住讨伐刘邦封函谷关的机会,刘邦这次果断的抓住了。
刘邦派出使者向各地起义军遍发“征兵帖”,得到了各地诸侯的积极响应。使者到赵国时,陈馀提出条件,汉王杀了张耳我就带兵支援。这还不好办,聪明的刘邦找了个像张耳的人杀了,把头颅送给陈馀看,血里糊涂的头送到陈馀眼前时哪里还能看得清,不过陈馀信了。
张耳和陈馀布衣时结为刎颈之交的生死兄弟,因巨鹿之战的反目,演变成如今的你死我活,真是“官场无兄弟,到处是利益”。
西月,刘邦率领五大诸侯联军(常山王张耳、韩王郑昌、魏王魏豹、殷王卬、河南王申阳)共五十六万人讨伐楚国,在外黄(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遇到彭越率领的三万人来归附,任命彭越为魏相国,镇守梁地,在战略上制约项羽。
多国联军一路高歌猛进,顺利攻入兵力空虚的彭城。进城后的刘邦把项羽的金银财物收入自己囊中,当然项羽后宫的美女也纳入自己的营中,每天大摆宴席庆祝胜利。
正在围攻齐地的项羽得知自己大本营被抄了家后,大惊失色,急匆匆带领三万人骑兵疾驰南下救援彭城。
三万对六十五万,这仗项羽怎么能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