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子其的回答轻描淡写,如同拂过湖面的微风,未曾惊起半分涟漪。林薇顺着他的目光望向窗外,只见枝叶摇曳,并无他所说的奇鸟,心中虽有一丝疑惑,但很快便被手中繁复的文献资料重新吸引了注意力。
然而,彭子其的内心却远不如表面那般平静。那道充满恶意的窥探目光,如同毒蛇的信子,在他敏锐的灵觉中留下了冰冷黏腻的触感。它证实了他最坏的猜测——林薇,这个看似普通的女孩,己然被未知的阴影盯上。无论是因为她父亲遗留的研究,她自身潜藏的血脉,还是那尊遗失的、牵动着古老秘密的刻星玉琮,危险都己迫在眉睫。
他不能再被动等待。
接下来的日子,彭子其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往常的节奏,与林薇一同泡在图书馆、研究会活动室,探讨着那些看似枯燥的学术问题。但在林薇看不见的层面,一场无声的布防与侦查己然展开。
他将自身锤炼得愈发精纯的星穹之力,不再是以滋养的方式融入林薇周身,而是化作了一层极其纤薄、近乎无形的“星辉之盾”,如同最中诚的卫士,悄然笼罩在林薇体外尺许之地。这层盾并非为了改变什么,而是纯粹的守护与预警。任何带有恶意的能量或精神探触,在接触这层星盾的瞬间,都会引发彭子其心神的警兆。同时,他分出一缕极其细微的灵觉,如同无形的蛛丝,以研究会活动室为中心,向着校园,尤其是他们常去的地点悄然蔓延,构建起一个初步的预警网络。
这一切进行得悄无声息,林薇对此毫无所觉。她只觉得彭子其最近似乎更加“粘人”了些,无论是去食堂、上课还是回宿舍,他总能“恰好”同路,或者在她需要帮助时“刚好”出现。这种无微不至的陪伴,在她心中悄然滋长出更多的依赖与暖意。那几条连接彼此的姻缘光丝,也因此愈发凝实、明亮,流淌着安心与喜悦的情绪。
然而,彭子其的谨慎并非多余。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当林薇在宿舍挑灯夜读,整理父亲笔记中关于某种祭祀仪式的残篇时,异动发生了。
放置在书桌一角的那块从研究会借来参考的、带有微弱能量残留的古老陶片,似乎被笔记中某个特定的符文描绘或是林薇专注时无意间散发的精神波动所引动,其内部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微弱能量,竟如同投入石子的死水,泛起了极其细微的涟漪。
这涟漪本身微不足道,甚至不足以让林薇察觉。但就在这一瞬间,彭子其布下的“星辉之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丝波动,并且,彭子其清晰地感知到,林薇体内那潜藏的淡银色血脉辉光,再次被引动,如同沉睡的琴弦被拨动,发出了微不可闻却真实存在的共鸣!
“嗡——”
远在男生宿舍,正在闭目凝神,以星穹符印推演古滇星图与“星锁”关联的彭子其,猛地睁开了眼睛。眼中星芒一闪而逝,他瞬间锁定了波动传来的方向——林薇的宿舍!
几乎在同一时间,他那遍布校园的灵觉蛛丝,也捕捉到了一缕熟悉的、带着恶意与贪婪的能量波动,正从校园外围某个阴暗角落升起,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疾而隐蔽地朝着林薇宿舍的方向潜行而来!
果然引来了!
彭子其心中凛然,没有丝毫犹豫。他身形未动,意识却己沟通悬浮于识海的星穹符印。一道凝练如实质、却又无形无质的星辉之力,跨越空间,瞬间加持在那层笼罩林薇的“星辉之盾”上。
星盾的光芒内敛到了极致,但其守护的本质却被瞬间激发。它不再仅仅是预警,而是化作了一个完美的“隔绝结界”,将林薇以及她周身尺许范围内的能量气息,包括那被引动的血脉辉光与陶片波动,彻底封锁、掩盖,与外界隔绝开来!
宿舍内,林薇刚刚感到胸口又是一阵莫名的微热,比上次在图书馆时稍明显一些,她正要皱眉,那感觉却突兀地消失了,连同桌上那块陶片带给她的、若有若无的异样感也一同沉寂下去,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她的错觉。她晃了晃脑袋,只当是自己太累,喝了口水,便继续埋首于文献之中。
而校园之外,那道疾驰而来的恶意能量,在接近林薇宿舍楼区域时,猛地一滞。它失去了目标!方才那清晰的“共鸣”波动,如同被凭空掐断,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无法感知分毫。那能量在原地盘旋数周,充满了困惑与不甘,最终只得悻悻退去,重新隐没于黑暗之中。
彭子其感应到那恶意的退却,缓缓松了口气,但眼神却愈发凝重。这次事件证实了两点:第一,林薇体内的血脉确实极易被与古滇巫觋相关的能量引动;第二,确实有势力在暗中监控,并对这种“引动”反应迅速。对方的目的不明,但绝非善意。
“必须加快速度了……”彭子其低声自语。被动的防御终究是下策,他需要掌握主动权。
第二天,彭子其像是无意间提起,对林薇说:“薇薇,你父亲笔记里提到的那种祭祀仪式,还有那些青铜器上的星图阴影,我觉得光靠我们俩闭门造车可能不够。研究会里资料虽多,但很多关键信息可能散落在民间,或者被某些私人收藏家掌握。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接触一些校外的相关人士?比如,古玩市场的老师傅,或者对西南巫傩文化有研究的民间学者?”
林薇闻言,眼睛一亮:“对哦!我怎么没想到!我爸爸以前就经常去城西的‘博古斋’和老板交流,说那位张老爷子眼光毒辣,见过不少好东西,对少数民族的古物尤其有研究。我们可以去拜访他试试!”
彭子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通过“合理”的学术探索途径,顺理成章地接触可能掌握更多信息的圈内人,既能掩盖他的真实目的,又能高效地获取线索。
周末,两人便来到了城西那条著名的古玩文化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古董、文玩、旧书琳琅满目,空气中弥漫着檀香、旧纸和茶叶混合的独特气味。林薇轻车熟路地带着彭子其拐进一条小巷,一家名为“博古斋”的店面出现在眼前,门面不大,却透着一种沉静古拙的气韵。
店内光线偏暗,陈列着各种瓷器、木雕、铜器。一位精神矍铄、戴着老花镜、穿着灰色对襟褂子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就着窗外透进的天光,小心翼翼地清理着一尊木雕神像。
“张爷爷!”林薇熟稔地打招呼。
张老爷子抬起头,看到林薇,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是小薇啊,好久没来了。这位是?”他的目光落在彭子其身上,看似随意,但那眼神深处一闪而过的精光,却让彭子其心中微动。这位老人,不简单。并非身负能量,而是一种历经岁月沉淀、见识过无数真伪的敏锐与通透。
“张爷爷,这是我同学,彭子其,他对古滇文化也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做些研究。”林薇介绍道。
彭子其上前一步,恭敬地问好:“张老先生,打扰了。”
张老爷子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工具,目光在彭子其身上停留了片刻,笑道:“年轻人,气度不凡啊。来,坐,尝尝我新到的普洱。”
三人落座,林薇拿出父亲笔记的复印件,以及他们整理出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关于那些疑似星图的纹饰和祭祀周期。张老爷子听得十分仔细,不时提出一些关键性的看法,显示出深厚的学识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