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李承乾:我真不想当皇帝 > 第338章 征服世界(第1页)

第338章 征服世界(第1页)

李世民此刻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若硬要找个词,那一定是茫然。

对,茫然。

他感觉自己活了几十年的信仰在坍塌。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约定俗成的强者为尊的规矩似乎被打破了。

幼童是打不过成年人的,这是大家的常规认知,即使这个幼童全副武装,手中拿着刀剑,依旧无法对成年人造成有效的杀伤。

为何?

因为幼童的力量有限,全力一击或许都比不上成年人的随手一挥。

同理,军中训练有素的将士能发挥出来的战斗力各不相同。

这要取决于他们的天赋,以及后天的训练和实战的经验。

总的来说,个人武力越强,能斩杀的敌人就越多,在战场上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立下军功的可能也越大。

军中骑兵使用的主流弓为角弓,这种弓威力巨大,非常适合骑兵在马上使用,弓箭的拉力单位分为石(dàn)和斗。

唐代一石约等于六十公斤,即十斗,相当于现代一百三十二磅。

根据《唐六典》记载:“弓分为三等,一石、九斗、八斗。”

军中新兵选拔标准有“力擎二百斤以上”的要求,唐代武将,如薛仁贵等名将,据说能开“三石”甚至更强的弓,但这属于极少数天才的范畴。

当然了能够拉开一石弓即使在军中也是精锐士兵考核的标准。

大部分士兵能够拉动九斗弓或者八斗弓就己经实属不易。

即便如此,这依旧需要士兵经过极其严酷的训练才能掌握,也解释了唐军弓箭为何拥有巨大的杀伤力。

角弓的有效射程约为五十至八十米之间,差不多二十丈左右。

这个距离普通将士都可以达到,燕青作为禁军统领说自己没问题显然是有谦虚的成分在内。

最大射程约一百五十米至两百米,即六十丈左右。

当然这个数值只是理论上的距离,即使唐军中人才济济,但依旧很少有人能做到。

根据《新唐书》等史料中记载,名将薛仁贵在天山与突厥作战时,“发三矢,杀三人”,吓得敌军投降。

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这种超远距离的精准狙击,使用的是威力巨大的强弓,可能是在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完成的,这己是骇人听闻的纪录。

一开始李世民还觉得这个东西不如火炮威力大,射程也并非很远,感觉有些鸡肋,但细细想来,这东西的出现将改变天下的格局。

这是改变时代的产物。

假以时日,即使是身体最为孱弱的将士,依旧能在几十丈之外取敌军将领人头。

必要时,只要拿起此物便是全民皆兵。

“承乾啊,你倒是给朕一个惊喜,以前你沉迷于军器监,朕还怪过你,如今看来你的眼光比朕还要好啊。”

李世民感慨一声。

李承乾笑着摇摇头,事到如今,父子二人也不存在什么隔阂。

“还记得贞观十七年孩儿说过的话嘛,要助您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哈哈哈哈,好!”

李世民双手一拍,大喝道:“马跃,大军出征前这火炮和火枪有多少给朕制多少,朕要带着这些武器征服世界!”

“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