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区范围内几乎没有住宅,属于商圈及其附属建筑,非管制区域的相邻商圈也在进行人员疏散。
不过以目暮十三的语气来看,警方应该有一定把握,可以确定犯人正在管制区中警方重点围堵的三栋写字楼中。
三栋楼相连,属于同一个公司。
诸伏景光甚至没有使用黑客技能进行搜索,只是单纯看到公司的名字,脑中就跳出了“这家公司是乌丸集团名下的子公司”的结论。
这些年来,在萩原研二的帮助下,单纯以经济方式围追堵截乌丸集团,已将之削弱了十之八九。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曾经站在日本经济顶端数十年的乌丸集团,终究还保留了些许实力。如今单拿出来看,依然是普通人不容小觑的公司。
属于是单看纳税额依然能在东京前百的一流公司,不过按照这些年的趋势,恐怕不久就要向二三流滑落了。
见目暮十三已经命人将三栋楼的竣工图都拿了出来,在场数人便赶紧凑上去,一同看个究竟。
虽然在称呼上,这三栋楼都是写字楼,而且“相连”这样的说法让人不由得想起用一个或数个联络桥相连的竖直高层。实际上,建造这三栋楼的时候,正值乌丸财团如日中天,而整个日本经济泡沫破裂,急需一个促进经济的项目,因而给了不少经济补贴。
这三栋楼建造得在同属性的楼中并不算高,不过平均数,只是外形确实颇具造型,请了享誉世界的有名设计师进行设计。明明分开的三栋楼,其楼顶与侧面都如同波浪一般,在各种植物的装点下,像是顶着花团锦簇的帽子。
其联络桥的相连,与其说是单纯的为了将三栋楼连起来,不如说是设计中,它们本就是戴在脖颈的项链,由绿色的枝蔓相连、繁花似锦构建。
如果是乌丸集团全盛时期,这里或许是如同空中花园的美景。哪怕不是花卉盛开的季节,楼顶四周也有垂藤植物在风中摇曳,别有一番趣味。
可惜,如今公司经济下行,在外观的维护上也无法尽心。此时又是深夜,全靠无人机和地面探照灯的打光,只照出一片枯枝败叶,尽显凄凉。
除了靠近楼层中段的联络桥,三栋楼的底层和地下部分也是相连的。
一楼地面室外的部分可以通车,如果从竣工图的描述来说,这些车辆实际上是驶入了建筑物内,而非在传统意义上的“路面”行驶。
“啧”,诸伏景光听到身边的好友轻轻咋舌,像是在对自己说,也像是在对他说:“这可真是个大工程啊。”
如何不是一个大工程呢?
地下部分是巨大的环形商圈,若是以效果图来看,整个三栋楼如同种植在花盆中的植物,盛开出姹紫嫣红的花。底部的商圈就是花盆的部分。
“能将地面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割开吗?”降谷零首先问道。
这其实是所有人都能看出的问题。如果保持地下部分畅通无阻,就给了犯人太多迂回空间。犯人本就是杀手,杀人不眨眼,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警察落单的机会。
任由其四处移动,绝对会造成伤亡。
就算警员心怀正义不惧死亡,可无谓的牺牲就是指挥者的失败。
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的,诸伏景光的问题是:“安排狙击手了吗?”
目暮十三先回答了诸伏景光的问题:“安排了,但三栋楼死角太多,几个狙击手并不能完全覆盖。”
随后才迟疑地说:“我们注意到犯人进入大楼的时候,已经无法确定他们是进入了地面部分还是地下部分了。暂时只能将底部的出入口封锁。但……”
目暮十三没有把“但”之后的话题延续下去,因素太多,一时间根本说不完。
难道要说地下商场有大量食物和水,犯人只要好好躲藏就能支撑许久,而警方根本耗不起。而地面部分就更是如此,写字楼中分布着大量的茶水间、咖啡机和零食区,联络桥楼层还有食堂。
将整栋楼的功能性房间一合计,有吃有喝,有健身房提供洗浴,还有休息室可以提供休息的地方,完全可以满足生活所需。除了要躲避警方的搜查,两名凶手似乎还能生活得很舒适。
三栋楼中有合计超过六十部电梯,五层以下的楼外部分还有室外电动扶梯,每层上下各三部,另有逃生通道和楼梯间若干。除了常规通道,还得考虑吊顶、通风管道等不太常见但必然设置的通道和躲避地点。
如果要将所有楼层、所有房间都覆盖,别说现在的警力,就算把整个警视厅的警力都拉来,能不能做到细致筛查,那也还得打个问号。
这可能才是警方此时对公安的支援没有感到冒犯的最大原因。
虽然目暮十三没有说,但实际上还有几个对警方极为不利的点。比如楼顶和联络桥的装饰,给了逃犯极大的逃跑空间。他们甚至有可能借用建筑的外立面逃脱。
另外,与逃犯不同,警方的行动光明正大,并兴师动众。
将闹市区的一部分进行交通管制,并且包围了三栋写字楼,其中的市民生活、出行、工作都必将受到影响。甚至,哪怕他们此次行动成功,如果时间拖得太长,警方依然会被架在舆论的火上炙烤。
届时,这一任的警视总监恐怕就得引咎辞职了。
这头指挥部还在分析应该如何布局,现场的局势却是风云突变。不过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几人都听到了几声烟花绽放的声音。
诸伏景光第一时间抬头,冲向了室外。天空中除了依然稳定飞翔着的无人机,并没有其他光效。
他脸色沉了下去,眉眼间的温柔不见,只有肃杀的冷冽。
“对方开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