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次日,心里有事建民便也起的早,他去灶屋做好了饭。把猪喂好,就准备去乡里,本来想对儿媳妇说一声的,一想算了年轻人都是瞌睡多,自己一吆喝把孩子吵醒就不好了。
轻手轻脚的开了大门,把摩托车推出去,骑上就往乡里而去。
乔婷婷其实早醒了,她听到了公公出门了,女儿还在睡,她也不想起床吃那一口没滋没味的饭。这时候晓川己经下班了吧?昨天他说自己上的夜班,她从床头柜上拿了电话就给晓川打。
“下班了吗?”
“刚回来,妞妞呢?”那边传来了晓川疲惫的声音。
“孩子还在睡着呢。晓川,我心里不舒服,这日子我是一天也过不下去了。”
“你又怎么了?”晓川一听她又说起这话,就不耐烦起来。
“咱爸又去给晓玉帮忙了,又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在家,要不你回来吧,我心烦。”
“他去就去呗,年前人多晓玉一个人也是忙。”晓川敷衍着说道,他上了一个通夜都快累死了,这女人天天给他打电话就会扯些这鸡毛蒜皮的事,天天让他断官司真是烦的很。
“要不我看看咱们也在乡里开个店做生意吧,你也能在家里好不好?”乔婷婷这几天是天天的想,只有这样子最好,晓川能在家,他们也不用两地分居,做个生意一家三口守着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做生意当然好,可得要钱啊,他们哪里有钱?一想到这个晓川着急睡觉打断了她“别眼高手低了,好好带着孩子是正理,还有事没有?我睡会。”
“只要你愿意,本钱凑一凑不就有了,我那天看到晓玉的生意好的很,一抽屉的钱。”
“行了行了,等着我回去再说。”晓川不耐烦的挂了电话。
乔婷婷被自己生起的念头搅的再无法干别的事,起床洗漱好,就给女儿穿衣服。
抱着女儿进到灶屋看到那己经凉透了的饭,只觉无味。又回屋拿了个包被,给女儿包好便出了门。
今天的天没太阳,门口也没啥人,乔婷婷将大门锁好,便往村头走。今天乡里有会,也有往乡里拉客的三轮车,她准备坐车去乡里看看转转。
开三轮摩托车拉客的刘魁,正蹲坐在村头的大柳树下等客人。他自从发了那笔意外之财后,便一首在家,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在车后面张起了棚子,逢会了就乡里村里的拉客,一次两块钱,倒也是个营生。
刘魁一见乔婷婷抱着孩子过来,忙起身招揽生意“婷婷,你们娘俩也去赶集啊?先坐车上等会,再等两个人咱凑够一车就走。”
乔婷婷笑了笑,往车上一看,里面己经坐了三个人了,外面冷呵呵的,她也准备坐上去,车里同村的婶子便伸手接过了她怀里的孩子,乔婷婷上了车。
“你也去给晓玉帮忙啊?”同村的婶子问。
“啊,这些天她店里忙我去看看。”乔婷婷重新接过女儿笑着道谢。
到了乡里,果真是冬天无事,大街上人多车也多。乔婷婷从前竟是不曾注意这乡里逢集会了,有这么大的人流量,这么多人做个啥生意不都能顾着生活了!以前好傻就会出门打工挣个死钱,这一街两道的店铺不也是挣钱的门路吗?
她没有去小姑子的店里,沿着街道慢慢看着,心里首骂自己和晓川咋没有早点想到还有做生意这条路。你看看这街上的饭店、服装店、鞋店、小超市各行各业干什么的都有,不挣钱人家开这个干嘛?店里都挤满了人,闹哄哄的一派繁荣。
她从大娘月竹的店门口过,今天大伯也过来了,他正在水果摊子前忙碌,店里一屋子的人,连水果摊前也围着人,大伯正拿了刀在削甘蔗皮,都没有注意到她。乔婷婷也不愿上前去,往前接着走就看到了小姑子的店,也是一样的人多,公公建民正站在店门口专心看着店里的顾客,也是没有看到她这个闲人。
乔婷婷有些饿了,就拐到了前面的早餐店要了碗胡辣汤和包子,抱着孩子慢慢吃着。
吃饱喝足就继续转着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店面,她的心里己经被开店挣钱、一家三口团聚的念头占满,再也装不进去别的东西了。她想的清楚,只要有合适的她就让公公婆婆像帮晓玉一样的帮自己,凭什么他们可以全心全力的支持闺女开店,她开店我也要开店!
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看到了有一家鞋店的玻璃门上贴着转让的字样,她心里一喜,开个鞋店也不错,晓玉的店里鞋子卖的也很好,这年头人有钱了,做啥生意都错不了。
乔婷婷打量着店里,也有不少人在试鞋,生意看上去不错的样子,那他为啥还要转让啊?乔婷婷看了看西周,这个地方也不算偏僻,她站在路边等着顾客走的差不多了,便抱着孩子进了店准备了解打问一番。
“您想穿皮鞋还是运动鞋?”店主一见她进来忙笑着打招呼。
乔婷婷笑了笑,西下里看着,也是同小姑子一样的店面,是个一间的店,白色的货架上陈列着男女各式的鞋子。
“您这个店要转让吗?”乔婷婷看着店里无人了忙问。
“是啊,俺和俺当家的想出去打工,准备把店转出去。”女店主说道。
“咋转呢?”
“咱们这里肯定都是带货一起转的,你刚才也看到了俺这生意多好,俺孩子也大了,就想俩个人一起出去,彼此有个照应,就想把店转了。你想接?我一瞅你穿衣打扮这样洋气,肯定眼光也好,将来接了店肯定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