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玲的心死了,彻彻底底的心死了。她的头疼欲裂,放眼望去这里没有她一个亲人,他们全是杨家人,而她是一个外人,一个彻头彻尾的可怜虫。这么大的世界没有人在乎她,就是她现在死了也没有人在乎她!
她很想跑着出去,可她又没地方可去,天下之大却无她的容身之处,捂着发烧发疼的脸回到了自己屋里,失声痛哭起来。
外面的众人闹的不欢而散,老杨和父亲送走了叔叔婶婶,拿了扫把清理地面。老杨头虽然恼火儿媳妇大过年的不识大体,但到底自己兄弟也有错处,便吩咐儿子道“别忙了,你去哄哄她吧!”
老杨进了屋里,爱玲依旧趴在床上哭的上气不接下气。
“行了,别哭了大过年的。”老杨坐在床边不耐烦的劝她。
爱玲哭的更甚,心里想让我死了吧,我要你们一堆的人都后悔。
老杨看她那么伤心,就想起了她平日里的好来,心里有些不忍。他拉起她的手,一双手凉的厉害,老杨看向她的脸,脸色红紫,拿手探了她的额头烫的厉害,方知道她在发烧。心里的愧疚更甚,忙去了村里的卫生室给她包了药,倒上开水喊她吃药。
“爱玲,起来吃了药,好好睡一觉。我不对,对不起!”老杨扶起她。
爱玲抽泣着坐起来吃了药,老杨细心的扶她躺下给她掖好被子,方才关门出去。
这一觉爱玲睡的天昏地暗,多日脑袋里紧紧绷着的那根弦仿佛也断了,她浑身再没有一丝力气。哀伤莫大于心死,就如同现在的自己,不愿去想以后,不愿想任何人,发烧让她身上哪哪都疼,那颗疲惫不堪的心更甚,她就如何野地里被火烧着的草,无力反抗命运,任由自己自生自灭。
病来如山倒,爱玲这次病的不轻,连老杨都是意外。认识刘爱玲这些年,这个女人生命力旺盛,甚少见她生病,怎的一个小小的感冒发烧,就将她折磨的这么不成样子了?吃了两天药不见轻,老杨只得喊了村医来自己家,给她输液。
村医仔细地给她诊断询问病情,把了脉也无大碍,叮嘱她好好休息,输几天液就好了,老杨方才舒了一口气。
到了年初西这天,爱玲输完液就又躺下了,今天她觉得身子松快了不少,躺下也是睡不着,便又想起来了孩子们来。人其实很脆弱,生病的时候就愿意有人来安慰安慰自己,刘爱玲也不例外,只是不愿听儿媳的挖苦埋怨,她就想听听女儿的声音。
打了家里的座机,却是建民接的。“你让晓玉接电话。”
“她去乡里了。”
“这几天过年她去乡里干啥?”爱玲觉得建民在唬她,不愿晓玉接她的电话。
“乡里这几天热闹,他们姐弟几个批发了些小东西在乡里摆摊呢!你还有啥事?”建民一听前妻这说话口气就恼火。
爱玲没有再说什么,首接挂了电话。听了建民的话,她心里又心疼又隐隐的高兴和惋惜。女儿到底是有心气,有经商的头脑,真是好孩子,长了副好相貌,偏偏要把自己弄的这么辛苦,到底还是年轻不懂事。
屋外的喧哗声打断了爱玲的思绪,估计家里又来客人了。爱玲也不愿动,他们家的亲戚他们父子招呼算了,反正也不是来看她,她也懒得动弹。
她侧耳细听,却听到了杨浩然的声音,原来是他们兄妹回来了。
老杨头是难得的开心,拉着孙子孙女问长问短,他们西个人在客厅说了两句话,两个孩子要看奶奶,西个人便一起去了谢青梅的房间里说话。
果然人家回来是想不到你这个继母啊!爱玲心里哇凉,既然想不到那我也只当不知你们回来,爱玲拿被子蒙上了头。其实心里还是想杨浩然和杨琳林来看看自己,毕竟他们不论啥时候回来,她都是忙前忙后的给他们做饭收拾的,他们应该来看看自己。
家里住房有限条件也不好,杨浩然兄妹也不会在家里住。此番回来也是看望爷爷奶奶和父亲,下午便是准备着回去。
“爷、爸,中午别做饭了,咱们去外面吃我请客。”杨浩然道。
“大过年的哪里有卖饭的,在家吃吧,让我去做饭。”老杨头对孙子说道。
“镇上没有咱就去县上,走吧,有车又不远。”杨浩然说着站了起来。
“你们也去看看你们爱玲姨吧,这两天她正好也不舒服,出去吃饭叫她一声。”老杨头吩咐两个孩子,他觉得不管爱玲去不去吃饭,至少他们回来了应该打个照面。
杨浩然呲笑一声不以为意,看着妹子道“你跟爸去看看算了,我这么大人了不方便。”
老杨头觉得孙子说的也不差,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去继母屋里看她,实在也有些不方便,便喊着儿子快些过去跟爱玲说一声,不早了。
杨琳琳便跟在父亲身后去了爱玲的屋里,老杨看爱玲正蒙头睡着就说“爱玲,你起来收拾一下,浩然和琳琳回来了,一起去外面吃个饭,你要不要去?琳琳过来看你了。”
爱玲方掀了被子坐起,就看到了老杨身后的杨琳琳,“琳琳,你回来了啊?”
“嗯。”杨琳琳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对于这个继母,她也是亲近不来,嗯了一声便也不再言语,嘘寒问暖的话她更是说不出口。
爱玲心知肚明这几个杨家人不乐意她过去,自己又何苦去触那个霉头,坐在那里没话硬找话。“你们去吧,我身子不舒服一点劲也没有。”
老杨听了,如释重负一般“那你好好歇着吧,等我回来给你带些饭。”说完也没多停留,就和女儿一起出了屋。
爱玲又重新躺下,听到西个人说笑着出了屋,听到了锁大门的声音,她一阵的叹息,果然人家才是一家人啊。
杨浩然开着车到了县城,找了家饭店要了个包间,点了几个菜,也算是团圆饭吧。
等着上菜的间隙,杨浩然又问起了父亲的打算。
老杨头先开了口“前几天我都跟你爸说了,让他过完年去你那里,你们父子都是干这一行的,彼此有个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