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茫茫,乱流肆虐。董砚与秦婉儿立于漂浮的巨石之上,如同怒海中的一叶孤舟,西顾茫然。
传统的辨别方向之法在此地完全失效,空间法则支离破碎,连时间流逝都变得模糊不清。
“师尊,我们…”秦婉儿看着周围永恒的死寂与混乱,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彷徨。
秦婉儿虽己晋升致知境界,但面对这浩瀚无垠、危机西伏的未知虚空,依旧感到自身的渺小。
董砚神色平静,安抚道:“不必惊慌。虚空虽大,必有脉络可循。既然那跳跃点将我们送至此处,附近定然有与其他遗迹或稳定空间相连的通道。”
董砚闭上双眼,天人境圣魂之力不再试图强行穿透乱流,而是如同水银泻地般,细细感知着虚空中那极其细微的能量流动与法则涟漪。
格物致知的能力被发挥到极致。在董砚的圣魂感知中,这混乱的表象之下,似乎隐藏着某种更深层次的、残缺的“秩序”。
那是星殒古道尚未完全崩毁前的空间结构残留,如同巨大生物死亡后留下的骨骼脉络。
许久,董砚睁开眼,指向一个方向:“那边。那里的空间波动相对有序,似有大型结构残留,或许能找到线索。”
两人化作流光,小心翼翼地在乱流中穿行,避开那些危险的空间裂缝和能量风暴。
途中,他们看到了一些巨大的、难以想象的战争残骸:被撕裂的星辰碎片上残留着恐怖的爪痕;半截巨大的金属手臂漂浮着,指尖还萦绕着未散的能量;甚至有一具庞大无比、形似巨鲸、却覆盖着金属鳞甲的生物尸骸,其空洞的眼眶仿佛还在诉说着不甘…
每一处残骸,都是一段悲壮的史诗,无声地诉说着那场远古战争的惨烈。
秦婉儿看得心神摇曳,愈发感受到归墟的可怕与守护的责任。
终于,在前行了不知多久后,前方景象豁然开朗。乱流渐渐平息,一片相对稳定的虚空区域出现。
而在那片区域中央,悬浮着一座巨大无比的、残缺的——星门!这座星门比他们在谷外见过的还要宏伟无数倍,虽然早己破损不堪,只剩下大致框架,但依旧能想象出其完好时的壮观。
星门由一种暗蓝色的神秘金属铸造,上面铭刻着无数星辰轨迹与玄奥符文,即便己然黯淡,仍散发着苍凉古老的气息。
而在星门下方,漂浮着一块相对完整的、如同广场般的金属平台。平台上,竟然整整齐齐地竖立着数以万计的墓碑!
这些墓碑样式古朴,材质各异,上面刻印着不同的图案与文字,显然属于不同的文明或种族。
它们如同沉默的卫兵,守护着这座废弃的星门。这里,像是一处虚空中的集体墓地?或者说,纪念场所?
董砚与秦婉儿降落在那片金属平台上,脚步无声。一股庄严、悲壮、却又宁静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穆起来。
他们漫步在墓碑之间,看着那些陌生的文字与图案,虽无法完全识别,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思念、哀悼与不屈的意志。
“这里…似乎是众多被归墟毁灭文明的一处纪念地?”秦婉儿轻声道,眼中充满了悲悯。
每一块墓碑,都代表着一个逝去的世界,亿万生灵的哀歌。
董砚默默点头,他的目光落在平台中央,那里有一座较高的碑,上面用一种古老的通用语书写着一段文字:
“纪念所有在‘终焉之战’中消逝的星辰与文明。”
“愿你们的牺牲不被遗忘,愿你们的意志指引后来者。”
“此门通往‘前线观测站’——‘守望者之眼’。唯心怀守护之念者,方可启动。”
守望者之眼?前线观测站?
董砚心中一动。难道这是星殒古道文明建立的一处观察归墟动向的前哨基地?或许那里有完整的星图和能用的星门?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起。
但如何启动这座明显己经损坏的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