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五年基建,三年种田 > 120130(第18页)

120130(第18页)

建元帝也有点欣慰不出来,东西好是好,花的钱也着实多。

忍痛批了银钱,殿内继续下一个议题。

散朝后,户部余尚书与伍陵一道商论此事,“伍辅政,不知你对蜂窝煤一物,是否有些印象?”

早朝时被火药一事轰得思绪翻滚,他险些忘了今年伍德信南下采买,借户部路子拉回几船蜂窝煤一事,如今见着伍陵,少不得得问问情况。

得知蜂窝煤大多出现在西区,他特意遣人买来火炉、蜂窝煤回家一试。管家去的晚,只拿到了条子,还不见实物,但就他听闻的功能,这的确是过冬御寒利器。

造价低廉,卖价不高,保暖耐烧,除却烟雾大了些,烧起来门窗需保持通风外,没有其他缺点。

明面上看,蜂窝煤与火药不相干,但余尚书直觉两起事情背后都牵扯到了江无眠。

但他着实猜不透,这俩物件为何会在此时显露?

伍陵邀人一同上轿,余尚书刚踏上去,撩开帘子便见那形状古怪又熟悉的火炉放置其中,上面竟还放置一锅子,隐约的咕噜声传来,香味凝聚成白气直往人鼻腔里钻。

余尚书瞠目结舌,一时之间竟是愣在那里。

堂堂辅政,竟在轿中煮菜用饭?!

这、这……这成何体统?!

伍陵见状,哈哈一笑,颇为得意道:“小儿在那南康府的醉流霞见过一回,便心心念念记挂,老夫也是头回见此物能这般使用,深觉有趣,便借来一用。”

他毫不客气地掀开锅灶,随口对余尚书道:“你且来看,此物使用的确方便。就地不必埋锅造饭,只需带上火炉与蜂窝煤,便可实现急行军的需求。”

埋锅造饭、急行军、火药、战争……

余尚书脑中灵光一闪,原地顿悟,这两者看似不相干,实则是为行军打仗准备!

江无眠还真是个好“监军”啊!

第129章出手

这倒是思虑多了,江无眠本意是解决冬日取暖问题,眼下被两人误认为是为军中考虑。

思虑重些,便要分析这是否得了某些人授意,意在直指戍边军。

两人合计许久,品出来个一二三,伍陵拍板定案,即使江无眠无意于此,但从实际来看,是有利的。

单看火药的研制与公文提到的铁路二事,足以看出江无眠的野心。

与之有所合作的、保持中立的大多乐得看此发展,并试图从中谋利。

——拿到银钱,肯定是要采买东西的,盘算手底下有什么相关的商队,略提一提价,转手倒卖就是一笔大钱。

与之相对的,恨不得对方原地暴毙腾出空子的,则是一边想赚钱,一边想掏出江无眠的法子。

但现在谁也不敢轻举妄动,那火药说得邪乎,自己制作都能炸了,这江无眠找的哪儿的人才?

又过几日,以韩昭鸿为首的一群人再度聚集,这回是工部尚书陶杨做东,在府中宴请韩昭鸿、顾念瑾以及礼部尚书赵腾等人小聚,即为火药一事上的失利也为明年建元帝南巡安插自己人手。

酒过三巡,歌舞不停,陶杨向韩昭鸿哭诉自己经营工部的多年辛苦,不想一朝叫那江无眠蹬鼻子上脸,夺了工部,在建元帝面前仅剩无能的印象。

顾念瑾冷笑一声,工部落不到好,顾家也即将要指望火药过日子,有的是腆着脸上门的时候。

倒是可以让江无眠公开火药方子自行配置,只要他敢给,自己就敢找人配!

问题是,建元帝会开口要吗?江无眠会给吗?

最大可能,建元帝感念江无眠功绩,提拔人去工部当差,好吃好喝地做他的研究!

“陛下近来对江无眠是越发信任。这新火药成与不成,铁路铺与不铺,还没个数,仅是见了公文便眼也不眨直接批了银子。”

几人对顾念瑾所言也是心中有数,近来朝中大的变动很少,多是与岭南相干,背后全然是江无眠的手笔。

奈何江无眠做事儿太快,岭南又太远,他们这头刚出了主意,那边已经是新点子了!

不过倒是能借火药一事做做文章,韩昭鸿道:“若是能借此时机将人调任至工部,倒也是件美事。江无眠此等功臣,立下汗马功劳,返京任侍郎也是不在话下。”

到了京中,又是工部手下,任他们拿捏岂不是易事?

陶杨哭诉动作一顿,可建元帝那态度摆明是让江无眠任职岭南研制火药,他再上书调任人来工部,岂不是火上浇油?

斟酌一番,他犹疑道:“此法是否不妥?竖子得建元帝看重,又是调任京中,距离一近,岂不是更好上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