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星觉醒的记忆、韩小川的静止伤疤、海底石碑的法则……
也都是他早在第一纪元就埋下的伏笔,因为他不是后来者,他是最初的叛逃者!
不属于任何光谱的颜色倾泻而下,城市的轮廓开始溶解,
建筑化作字符,人群退行为标点符号。
整个世界正在还原成一段待编辑的文本。
林星站在废墟中央,仰头望着那枚悬浮的铜钱,轻声说,“门开了。”
韩小川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他的脚落下时,没有发出声音,却激起一圈透明的涟漪。
涟漪所到之处,人们开始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说出“我想要”。
地铁司机停下列车,说,“我想去看极光。”
医生放下手术刀,说,“我想写诗。”
孩子抬起头,对父母说,“我不想成为你们期望的样子。”
每一个“我想要”,都在现实织物上戳出一个小孔。
这些孔洞连成网,最终撕开了天命算法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但已经太迟了。
陈泽举起那支断尖铅笔,对着虚空写下第一个字,
“不。”
这个字如同炸弹,在数据洪流中炸开一道缺口。
紧接着,全球有超过四千万人同时做了同一个动作……
他们打开笔记本、手机备忘录、课本空白处,写下属于自己的“未完成句”。
有人写,“我想成为一个失败者。”
有人写,“我宁愿痛苦地真实,也不要幸福地虚假。”
还有人在墙上涂鸦,“故事不该有结局。”
这些话语汇聚成一股逆向洪流,冲垮了“命运校准程序”的根基。
韩小川走到林星面前,第一次开口说话。
他的声音沙哑,像是三万年未曾使用。
“我……害怕。”他说。
“我不知道选哪条路。我怕走错,怕后悔,怕辜负……但我还是想选。”
林星笑了,眼角有星光滑落。
她握住他的手,轻轻放在自己胸前的铜钱上。
铜钱融化,化作一道光流,注入韩小川的眉心。
他的眼睛睁开时,不再是静止的伤疤,而是闪烁着犹豫、渴望与不确定的星辰。
他不再是“零号观测站”,他成了“一号选择者”。
风再次吹起,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
城市废墟中,第一株野花破土而出——它的花瓣是七种颜色拼接而成,每一片都来自不同的可能性。
春天来了,不是算法预测的那种,阳光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