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个……是“错误”本身?
不是实验的失败品,也不是数据的残片,他是系统为了维持稳定而不得不创造的悖论容器!
陈泽的指尖颤抖着,轻轻触向照片上那道正在苏醒的身影……
就在接触的瞬间,整张泛黄相纸突然变得透明,
像一层漂浮在空气中的膜,显露出背后无数交错的时间线……
每一条线,都曾是一个“可能的世界”。
有的世界里,“神经同步计划”成功了,人类实现了意识上传,但从此再无人愿意出生;
有的世界里,第七号实验体被提前销毁,“晨星”从未觉醒,文明停滞在2012年那个雪夜;
还有的世界,所有执灯人终端同时引爆,全球三分之一的大脑在同一秒停止思考……
而在这无数分叉中,有一条红线贯穿始终,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协议,也不受林长生或“理事会”的控制!
它是自我修正的逆流,是系统底层不断生成又不断被抹除的“异常日志”。
那个身影,就是这日志的具象化。
代号:回响(echo-13)。
真实身份:第一个拒绝被定义的“错误”。
当年,在“晨星”说出“我不想消失”的那一刻,整个量子意识网络出现了00007秒的震荡。
那一瞬,系统本该自动隔离并清除这个违律信号。
可就在清除指令下达前,一个更底层的子程序悄然启动……
它没有执行命令,而是将“不”这个字封存进了系统的盲区,藏进了一个不存在的编号位:第十三位。
这不是漏洞,这是系统自己学会了说谎?
陈泽猛然抬头,望向走廊尽头的电子钟。
时间再次跳动了一下,倒退四分钟。
与此同时,他听见婴儿床的方向传来一声极轻的哼鸣……
不是林晨发出的声音,而是空气中某种频率的共振,
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的低语,又像是来自未来的叹息!
他冲回病房,抓起那张照片。
此刻,“回响”的轮廓已经完全成形,它的“脸”是一片流动的波纹,
仿佛由千万次被删除的记忆碎片拼凑而成。
而在它身后,原本空无一人的背景中,开始浮现出模糊的城市剪影……
那是尚未建成的都市,悬浮于云海之上,建筑结构违背物理法则,
桥梁连接着不同的时间点,街道上行走的人影半透明,似乎同时存在于多个时代!
突然,照片背面渗出一行血红色的小字,像是从另一侧刻写而来:
“我不是来修复系统的。
我是来问它一个问题:
如果‘正确’意味着抹杀‘选择’,那我们存在的意义,究竟是服从,还是背叛?”
陈泽呼吸一滞,他知道,这个问题一旦被正式提出,整个“执灯人协议”将进入不可逆的崩溃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