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客套话。
魏游从来没小瞧过古人的智慧,虽然是民间老手艺,但比起饭店里的开胃菜也不逞多让。
另一头小胖子嘴里塞得满满的,指了指桌上的菜,同样给魏游竖起一个大拇指,口齿不清,嘴里呜呜说着什么。
柳尚匀最了解他弟弟,说:“他的意思是这菜绝了,比春江酒楼还好吃。”
小胖子狠狠点头,又重新埋进饭碗里。
柳尚匀吃饭速度快,碗里的米饭如风卷残云般一扫而空。他最先放下筷子,看向魏游,接触下来他也明白,这群人里的话事人是眼前这位。
“几位打算饭后动身逛易物节?”
魏游点头:“早听闻鲤州的易物节比建州的年市更热闹,物品琳琅,今年规模空前绝后,怎么能错过饱眼福的机会。”
“你们要去易物节啊,”小胖子从饭碗里抬起头,下巴对着柳尚匀指了指,“我哥在龙门船帮做活,你们若是信得过,可以带上我们。”
小胖子暗戳戳表示:“他最清楚物件值不值卖的价。”
被一个有冤大头名号的人提点,也是一件新奇的事情。魏游没有拒绝小胖子的好意,人生地不熟,有一个当地人带路再好不过。更何况那日柳尚匀一番话,他对柳尚匀的印象不错。
“王兄弟和江兄弟可要易物?”易物节虽不禁止银两购买,但物换物来的划算。
柳尚匀嘴里的“王兄弟”自然是指魏游,魏游指着远处用灰布蒙起来的两辆推车,点点头:“准备了些。”
说着,柴正峰端出两碗四果汤。
小小的碗里分量十足,红豆、薏仁、莲子、桂肉、西瓜、芋圆和葡萄干沉在底部,满满当当。
一勺入口,冰凉甘甜,身上黏腻的热意瞬间降下,舒服极了。
一碗见底。
“好爽,”小胖子一脸意犹未尽,砸吧砸吧嘴问,“这是你们准备易物的东西?只有两车?也太少了吧,准被人抢光。”
“多了放不起。”
魏游为江盛添了半碗。
柳家两兄弟的表情让柴正峰担忧的心彻底回落,他起初还怕易物节无法用吃食换,现在不担心了,反而兴奋起来,像是个初为人父的毛小子,既紧张又期待。
事实证明,只要找对消费群体,不怕好东西蒙尘。
炎热夏季,他们带去的四果汤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完了,空置的推车堆满交换来的好物。
有大荆的文房四宝、书画古籍、刺绣等,也有只出现在外邦朝贡上的香料、奇石、珍奇异兽等。
那些不属于大荆的奇珍异宝,更像是倭寇和南方附属国的特产。
魏游脑海中世界地图的一角继续延展,大致推断出龙门船帮活动范围。
在热闹的易物闹市,他们还遇上了刘民,他没有多看毛毯和象牙,大出血交易了一对牡丹鹦鹉。
一路下来,魏游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易物节的东西价格低廉,若在他处换成银两,大多人无法交易成功。”
一对牡丹鹦鹉,若捎往京城卖,定要百两以上,十条鸫鱼溅不起一点水花。
柳尚匀称他好眼力:“易物节,易物节,易物才是重点,这也是船王据理力争说动知府办易物节的初衷,若真以外界行情买卖,与强盗又有什么区别。”
小胖子对龙门船帮十分佩服:“龙门船帮之所以受鲤州百姓敬仰,自然是不似八族,只会吸咱们东岭人的血肉,而是真心带大家富足。”
他们停留在某处摊位,小胖子指着一块象牙雕:“你瞧,易物节的规矩,每位易者不得在一处摊位购置超过五件,便是在保护鲤州百姓。”
江盛明白了:“若卖给鲤州百姓,他们转手再卖出去,赚取的银两归百姓所有,不说大赚,但至少有三五两可收入囊中。”
“江兄弟聪明,龙门船帮走商时船王特意嘱咐,留一些好物,等易物节再拿出来。”
魏游若有所思。
若他是鲤州百姓,有人将他们从温饱泥淖中救出来,定也会感激龙门船帮所作所为。
“+%*&$?”
奇怪的语调在身边响起。
魏游循着声音走,说话的人是他们驻足停留的摊主,听语调有点像是日语。摊主对上魏游的目光,和气一笑,又问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