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第215章(第3页)

第215章(第3页)

一众人起身,一张高傲的脸韩信高傲地睨一眼旁边的项籍——

你项小籍先前得意洋洋,如今他一步便赶了上来。

同为‘不更’爵位,平起平坐了。

项籍:哼!他项籍必能率先升入‘大夫’级爵位!

韩信(高傲脸):来日自见分晓。

大秦幼生代将领之间的眉眼官司,看得殿中众人莞尔。

论功行赏过后,嬴政遣退道:“仙武侯率众退下罢。”

“臣等告退。”英布一众人等,行礼告退。

殿中只余老熟人知情者了,周邈感叹道:“说起来,那些黔首竟是李牧的部将及其后裔,难怪身处险境,也能很快镇定。”

虽李牧曾为敌将,殿中君臣却也敬佩。

闻言亦是感叹唏嘘。

又思及如今边境局势,东胡肆虐草原,恐是混乱将生。

在此即将开工修建长城的关头,当以边境安稳为先。

王贲开口道:“北疆广袤,蒙恬将军足以制衡西段的匈奴,至于东段的东胡,便分。身乏术了。”

虽与蒙恬同为武将,王贲倒不是争权。

王家如今已有王离率五万大军镇守西域,他无意再揽过抵御东胡之权。

李斯若有所思,立即转而问周邈:“仙使觉得,武宁候李左车,如何?”

李牧之孙,李左车?

殿中都是知情人,周邈也就直言道:“李左车的史料应当不多,我对其史料也不算了解。”

唯一有印象的,是在韩信的‘背水一战’之中,李左车劝陈馀坚壁清野、断绝粮道,陈馀不予采信,结局就

人尽皆知了——否则也就不会有背水一战这个成语流传。

那这样看来:“唯一能确定的,应当不是一个蠢人,或许还有聪明才智。”

得到确定,李斯回身,向上首的嬴政建言:“臣建言,或可令武宁候李左车,领兵前往代郡、上谷与渔阳郡一带,防御东胡。”

李斯自然不是仅凭周邈一句断言,便举荐李左车。

事实上,李左车作为李牧之孙,被作为赵国后裔赐封为武宁候,居于咸阳。大秦君臣从其平日言行,已对他有所了解。

——毫无疑问,居于咸阳的六国后裔是被监视着的。

李斯需要确定的是,李左车在历史上是否正面。

万一他们看走眼,其实李左车是个大愚若智的蠢人,或是大凶大恶的恶人呢?

“天下皆知,故赵亏欠武安君李牧,李左车作为李牧之孙,对故赵只有仇恨,而无追思怀念,因此李左车可信。”

两三年的观察(监视),也已证明了这一点。

与张良追念故国不同,李左车是闻故赵便嗤鼻愤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