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儿……好夫婿。”他缓声道。
“娘说这是哥儿的福气。”
陶大郎一身骨头,自己咯吱窝下撑着陶二郎用过的拐杖,还是不敢将全身重量压到了自己夫郎身上。
“咱哥儿不差……也配得。”
方雾便笑:“那是自然。”
*
又是一日大集。
小白马拉着鱼丸往县里去。
这几日陶青鱼跟方问黎一直是住在陶家的,去县里卖鱼丸也是用马车更方便。
不用赶太早,辰时初起来也差不多。
照旧是老位置,马车停下后阿修跟陶兴旺合力将鱼丸抬下来。
陶青鱼则跟方问黎回进福巷,将摆摊要用到的木板、炉子之类的拿出来。
不一会儿,卖鱼丸的台子搭好了。
早等着的回头客一见陶青鱼,立马围了上来。
“小鱼老板,给我来十个。”
“我来五个。”
“……”
鱼丸配菜多样,都是自家地里的新鲜菜。
做法也简单,丸子在沸水里滚过一朝,加入最简单的盐这些调料就成。
带来的鱼丸多。
一旁杨鹊也跟来,端着木盆现做。
众人围着瞧了瞧,见那鱼肉新奇。有闲钱的也愿意来上一碗边吃边看。
“小鱼老板,你家这丸子称斤卖不?”
陶青鱼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问。他笑道:“卖,不过现在能卖的量不多。价格也说不上便宜。”
“你说个价就是。”
“一斤三十五文。”
“嘶……这可真是不便宜。比猪肉都贵了。”一旁的客人嘀咕。
陶青鱼道:“这丸子做起来费时费力,我还是按低价了卖。若只尝尝味儿,诸位来摊位上吃就成。”
鸣水县不比江阳府其他县城,但吃个鱼丸的人家还是不少的。
有好这口的,立马爽快付银子。
就这样一边卖小份的丸子,一边按斤卖。不出一个时辰,连带着杨鹊新做出来的鱼丸全卖没了。
一次性入账一千八百文,刨去成本,一千四百文是有了。
有了新的营生,陶青鱼心里沉甸甸的。
他利索地收摊,又立马去鱼市将新一批的鱼钱付了。
鱼市的人看到陶青鱼在外面那条街摆摊,也知道他要这么多鱼是做什么的。
虽然看那生意看得眼热。
但不否认,鱼哥儿确实有本事。
杨鹊跟陶兴旺没有留下来用饭,而是一脸喜意带着东西要回去。
方问黎叫阿修送走他俩,自个儿跟在陶青鱼身边。
他俩并排走着,容貌皆是上乘。少不得有人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