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诧异:“太子才多大?”
“十二岁不小了。皇后嫁给陛下时也就十三四岁豆蔻年华。明年过来该懂人事了。”
虞世南不由得想起“玄武门”那?年,太子还是个小豆丁:“岁月催人老啊!”
杜如晦脸色微变。虞世南顿时想给自己一巴掌,哪壶不开提哪壶:“克明,冷不冷?我扶你进去。”
杜如晦愣了一瞬间,回过神?摇摇头:“这边比长?安暖和。说来也怪,这里离长?安有没有三百里?竟然像淮南与淮北。”
虞世南:“看看喜儿种的橘子,可?不是淮南和淮北。”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安阳的橘子甜如蜜,长?安的橘子树能种活能结果,但干干巴巴没什么味儿。
“伯施兄,过些天我自己应当可?以照顾自己。”
虞世南:“我回京?”
杜如晦不好意思叫他?日日陪着?自己。
虞世南看了看东边的果林,北面高山,又瞥一眼?身后稻田:“你怎知我不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日子?”
杜如晦:“可?是你,你——”
“抱怨?随口?抱怨一句,你还当真了?”虞世南摇头失笑,“难得清静,我可?得珍惜。”
杜如晦盯着?他?问:“当真如此?”
“不瞒你说,到了这里我感觉身体都比以前轻快了。”虞世南捋着?胡须道,“就像我之前说的,在这里无需小心谨慎。我同郑喜儿个傻丫头打?一架,也不必担心她挟私报复。”
杜如晦哭笑不得:“您的岁数能当她祖父了。”
“还不是她不懂尊老。”虞世南气得胡须竖起来。
杜如晦:“小点声?。一墙之隔听得见。”
虞世南怕了傻姑,岔开话题:“又做鱼汤面吗?”
杜如晦不能吃浓油赤酱,仅仅清蒸有腥味,小薇吃了不舒服,只?能煎鱼煮汤下面。杜如晦点头:“劳烦子孟一家,日日迁就我。”
虞世南劝他?不要这样想:“二郎容我们在他?家住下可?不是因为你是前相,我指点过他?书法,而是给陛下面子。这个情自有陛下还。”
高明、青雀和稚奴在此仿佛到亲叔叔家。临走时大包小包,喜儿和二郎恨不得把家搬空,跟他?们比起来自己和虞世南一日三餐确实不算什么。
杜如晦:“陛下这个弟弟养值了。”
虞世南点头:“凭太子到此待几个月回去后像换了个人这一点也值了。”
杜如晦朝西看去:“该回来了?”
二郎把自己的老马压在车行,驾车过去,骑马回来,此刻已经?到前村。天黑前得习武,今日二郎亲自教,所以他?又绕去岳父岳母家喊喜儿的侄子和侄女。
二郎牵着?马马蹄声?小,到跟前两人才看到他?。
陈冬日听到二郎的声?音跑出来,二郎把缰绳扔给他?,叫他?把剑拿出来。
路边闲聊的村民听到“剑”就叫自家孩子出来,跟二郎到山边习武。
翌日清晨,二郎饭后拿着?书去村学,虞世南在家给铁柱、金宝和有为讲文章,盯着?他?仨练字。
早熟的石榴可?以吃了,喜儿拎着?小篮摘石榴。杜如晦不能做活,也不能出去走动,喜儿把石榴掰开,他?给四人剥石榴。
虞世南叫他?剥了自己吃,杜如晦其实也想尝尝,但他?着?凉闹肚子,笑着?说自己不好这口?,更?想尝尝村正口?中的脆柿。
钟子孟也在屋里,以防杜如晦身有不适不好总麻烦虞世南强撑着?:“没吃过脆柿?”
杜如晦:“听辅机提过福满楼有卖。”
虞世南解释以前百废待兴,杜如晦忙得顾不上吃饭,没空叮嘱家奴去福满楼买脆柿。随后又说高明家应该有,但得赶巧,不巧的话连柿子皮也见不着?。
有为诧异:“高明父亲这么爱吃?”
虞世南比他?还意外?:“你没见过高明父亲?”
有为和金宝摇头。虞世南无语:“那?你们跟二郎到长?安两次都在谁家睡的谁家吃的?”
金宝:“吃在福满楼,睡在客栈啊。”
虞世南心说沈二郎真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