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庶女多福 > 130140(第32页)

130140(第32页)

虽与豆绿到底不同,锦鱼也没觉得有什么不便,这两个孩子她瞧着长大,就跟她半个女儿一样,

生了孩子后,自然也要找奶娘,添丫头。

一来二去的,她与江凌身边竟是有了二三十个丫头婆子。

这次回京,那些丫头婆子也有愿意跟着的,也有想留在老家的。

最后浩浩荡荡,包括江凌养的清客门人幕僚家眷,也有五十几人。

住怡然居自然是不成的。

锦鱼便跟江凌商量她们住朴园。

朴园地方是够的。

唯一不妥的,便是江凌如今是堂堂三品大员,怎么也不该住到新安坊这个地段。

便是对面常恭坊怡然居,也只是小官之家,不太妥当。

不过江凌与锦鱼都不是计较这些的人。

何况只是暂住。等江凌进京,正式有了任用,自会有官邸。

因此便给两家回信,说是要暂时住在朴园。

两家也就没再多劝。

怕过于惊动,也因为带着孩子,行程难定,他们就没说具体到京的日子,打算悄悄进了京,才跟各家联络。

两地相隔有上千里路,他们带的人又多,这一走,路上倒走了将近二十天。

这一日到了神京城外,隔着二三十里地,有个泉水镇。

他们找了个镇上最大的酒楼歇脚吃午饭。

谁知刚进包房,菜还没来得及上,小二就跑来说,永胜侯府与景阳侯府的人要来请安。

锦鱼与江凌对视一眼,都觉得十分讶异。

锦鱼便让圆儿去瞧瞧。

豆绿笑道:“不如我去瞧瞧。若是不要紧的,就打发了,省得耽搁了哥儿姐儿吃饭。”

锦鱼已经久不差遣豆绿做这种小事。

不过见她自己主动请缨,便点点头。

圆儿识得江家人,对卫家人不熟悉。满儿就不提了。哪边都不熟。胆子也小些,这种外头的事,她一般不叫圆儿应付。

一时豆绿去了,回来时满脸激动,身后跟着两个婆子,还有两个少年。

锦鱼跟江凌忙齐齐起了身,锦鱼不等两个婆子走近,就激动地迎上前,打量起那两位少年。

却见一大一小。

小的那个年纪看着不过十岁上下,脸儿略长,肤色白净,眉毛轻扬,眉眼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自若之态,身材挺拔如一竿小小翠竹,衬着一身嫩黄色燕羽觞道袍,越显得他如天上仙童下凡,超凡脱俗。

锦鱼激动地指着他,半天喊了出来:“宁哥儿!”

宁哥儿这才淡淡一笑,从容施礼,叫了一声:“姐姐!”又叫了江凌一声:“姐夫!”

跟着他的婆子便笑道:“到底宁哥儿小时候,姑奶奶没少抱他,竟是一眼就认出来了。听说你们要回来,夫人激动得几宿睡不着,说要派人来接。宁哥儿吵着要亲自来,夫人便答应了。天天想要早点见着他的三个小外甥呢!”

锦鱼认得这婆子,正是宁哥儿的奶娘姚嬷嬷,忙亲亲热热打了招呼。

这才又去看那大一些的少年,十三四岁的模样,比江凌矮半个头,脸庞圆圆肉肉红红润润,像只红苹果,笑起来眼尾下垂,十分亲切可爱。

那少年也好奇地打量着她,笑道:“婶婶可认得出我来?”

锦鱼抚掌失声叫道:“贤哥儿,你是贤哥儿!”

她可记得,新婚之夜,江凌的大哥没个正形,让当时才三岁大的贤哥儿来尿她跟江凌的新床。

贤哥儿笑得脸儿更圆,十分开心:“想不到婶婶还记得我。”又叫江凌三叔。

江凌自然是认得他们两个的,此时上前道:“赶紧坐下吧。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贤哥儿便笑得见牙不见眼地道:“祖母得了信,高兴得天天问几遍。我娘便打发了我来这里等着。等了七八日,总算是等着了。不想景阳侯府也是一般的心思,我在这里撞着了宁哥儿,倒做个了伴儿。刚才见到你们来了,先打发了小厮快马回去报信儿,这才上来请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