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盐祸猪六戒 > 3040(第24页)

3040(第24页)

账本已在去京师的路上,若想保住一家大小的平安,就必须找到崔娘这个关键的证人。

与父亲争论不休的沈亭山,不管不顾地离开了。与其在那哓哓不休,不如想法子尽快将崔娘找出来。沈亭山复到金凤楼,提问了失踪时与崔娘一道的龟公,竟真有新的发现。

沈亭山问道:“崔娘失踪时,南街是何情形,你细细再说一遍。”

龟公道:“那日南街很是热闹,领盐的,送殡的挤作一团。”

“我那日尚未问你,领盐是怎么回事?”

“上次施的盐就快吃完了,孙县丞和马会首商量着又施了一回盐,就在崔娘失踪那日。”

沈亭山这才想起,陈脊入狱后,知县一职便由孙文鹏暂代。然而以孙文鹏的为人断不会为了百姓死活再行施盐一事,而且这时间如此巧合,只怕另有隐情。

沈亭山又问:“这送殡又是何说法?谁家送葬?”

龟公道:“灵牌没有看清楚,不过扶棺的男子右眉到颧骨处有道蜈蚣样的疤,而且那棺木很小,死者应是个孩子。”

“蜈蚣样?”沈亭山闻言大惊,他倒是认识一个脸上有蜈蚣疤痕的男子,且这人与此案关系颇为密切——欢哥。

寿衣铺的林婆说过,欢哥曾在她那买过一个极小的棺材,说是安葬王麻子的女儿所需。那时沈亭山便觉怪异,只是后来被诸事耽误,不曾细查。不曾想,这事如今竟与崔娘失踪一案扯上了关系。

沈亭山当即辞别了龟公,去寻熟皮匠王麻子确认。

原来,这王麻子知道女儿并未‘流棺’安葬而是被草草埋在乱葬岗后,心痛难忍,只想着重做法事,让女儿入土为安。邻里欢哥听了这事,赠了副棺材,王麻子千恩万谢领了,于施盐那日出殡。

不过,经这连番打击,王麻子早已形销骨立,难以撑着去行这丧礼。亏得欢哥热心,主动揽了,因而那日送殡全由欢哥主张。

“看来欢哥与此事确实有所关联。”沈亭山道。

“我们是不是应该再去找他查问一下?”在家苦等沈亭山不见的陈脊早早便出了门,终于在王麻子铺内遇着。沈亭山将所查细细说了,陈脊接着叹道:“无论是何结果,我们就当那女娃娃已妥当安葬了吧,切莫再刺激他。”

沈亭山颔首赞同。

陈脊又道:“去寻欢哥?”

沈亭山摇头道:“去寻他的母亲,王寡妇。”

沈亭山二人骑马赶至王寡妇家,正遇她在院中清洗糖料。王寡妇忙将二人迎进屋中,陈脊开口便问:“欢哥这会应是在走街串巷贩卖吧?”

第三十九章柳叶之情

王寡妇一怔,只当二人是为陆文远与欢哥一事前来,脸顿时挂下几分。

“他与陆文远的事,是我教子无方。可是我儿素来老实本分,他自是不曾参与陆文远做的那些腌臜事,万望两位大人审情明察。”

“大娘误会,”陈脊解释道:“我等今日前来另有要事。敢问欢哥近日是否为熟皮匠王麻子协理过一桩丧事。”

王寡妇松了口气,缓缓道:“前几日是替王麻子的女儿料理了丧仪。这不,耽误了几天没做生意,今日抓紧补上,天不亮就出摊了。”

沈亭山:“这王麻子与你家并无亲属关系,这一项倒是义举。”

“怪可怜的若能再撑几日便好了。”王寡妇看了陈脊一眼后,接着道:“左邻右舍的,欢哥与王麻子打小一块长大,替他料理这些是应当的。”

王寡妇说着,忽然叹气道:“当初他们四人关系是那般好,如今也是物是人非。”

“四人?”陈脊疑惑地问道。

“我儿与王麻子、陆文远、黄京乃是儿时好友,如今只剩王麻子一人,没想到他还遭此祸事。”

陈脊道:“这黄京是谁?我倒是不曾听说。”

“他已经不在山阴了。”王寡妇叹息道:“这孩子最是命苦,他家原是长湖盐场的灶丁,父母因受不了苛政,带着不满周岁的他逃到山阴,可没过了几年快活日子,又被人抓了回去。听说他父母都判了死刑,也不知这孩子现在怎么样了。”

“灶丁?长湖盐场?”

沈亭山与陈脊几乎同时出声。

“他的母亲柳娘子与我也算手帕交,可惜早早便天人永隔。”

沈亭山闻得此言,额头冷汗直冒。

黄柳生黄柳生难道自己又错了不成?

沈亭山连忙问道:“这黄京以前住在何处?可还有其他相熟的故人?”

王寡妇思忖一阵,缓缓道:“以前的住处在陆文远老宅对门,不过那里几经周转,如今也不知道赁到何人手里。若要说相熟之人,恐怕得去长湖盐场问才知晓。”

沈亭山吁一口长气,抓紧问道:“大娘,此事关乎许多的人性命,我知你心有沟壑,并非寻常村妇,以下我问万万如实相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