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来东看了他一眼,这满面春风的样子想来是在皇帝那尝到了甜头。
他还没舒一口气,柳无时却一把扑到车厢里,好端端一个六尺男儿就这样在软垫上滚来滚去,又突然把整张脸埋在软垫里,手还在那里垂着车壁。
郭来东:“……”皇帝还是对柳无时无情点好,柳无时这个样子实在吓人!
蒸汽纺纱机从河东悄悄运到了京城,又辗转走水路运到了江南。
柳无时自己没有出面,而是托到他的姐姐柳无艳手中。
柳无艳特意设宴请了几位江南大户的夫人,顺势便炫耀了一把手中的这台蒸汽纺纱机。
几位夫人都是能言善道的,回去便同自家郎君说了这东西,讲到最后神乎其乎。
这几位江南大户都是走南闯北的人,半信半疑,并不全信,只是心里又有些痒痒,想要一探究竟。
过了几日,柳无艳才让自己的郎君贾俊出面,又请了这几位江南大户来家中做客,在几位江南大户的怂恿下,“半推半就”地又展示了一遍蒸汽纺纱机。
几位江南大户看得眼馋,合计着如何弄到手。
没几日,贾俊便看中其中一位胡郎君手中的地,那位胡郎君却说,他不要银两,只要贾俊手中的那台蒸汽纺纱机来换。
贾俊为难地说:“这不是巧了吗?吴郎君也说要拿城东的五间铺子来换,我还是同他换更划算。”
胡郎君一听便急了,连忙说:“这块地白给你,再加城南的三间铺子,你同我换。”
贾俊犹犹豫豫,胡郎君又改了口:“这块地再加城南五间铺子,不能再多了。”
贾俊说:“吴郎君城东的那五间铺子,后面还连着院子……”
胡郎君急着说:“你又不缺住的地方,这块地再加城南六间铺子,就这么多了!”
贾俊勉勉强强答应下来,胡郎君生怕他反悔,利索地将地契给了他,直接便喊上仆从去他家中把蒸汽纺纱机抬走。
只是胡郎君搬回去却不会用,又得来请教贾俊,贾俊摆着架子说:“学费得另算。”
胡郎君气得想走人,但是想到自己前面这么大的代价都花出去了,无论如何前面的钱不能白花,便又忍痛舍了一块地给贾俊。
贾俊拿到两块地和六间铺子,都交给了柳无时。
“这么卖得起价?”柳无时都惊了一下,他本着要在江南推广此物,原本并不想卖高价。
柳无艳斜睨了贾俊一眼:“你姐夫的心可比我们柳家人黑多了。”
贾俊也不恼,笑呵呵地说:“物以稀为贵,现在趁这东西是稀罕物件,换个好价,日后人人效仿家家皆有,届时便不值钱了。”
胡郎君得了蒸汽纺纱机之后,只觉得自己既然花了这么大的代价得到,就这样一台自然满足不了他,便寻来了工匠细细研究,随即又仿制了两台。
有了这三台纺纱机,他出纱锭的速度比其他人要快上十几倍,出布匹的速度自然也快了不少,在这个春日狠狠赚了一笔。
尽管胡郎君遮遮掩掩,不愿意他人也拥有蒸汽纺纱机,但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其他人见他赚了一大笔,便花重金请了当初为他仿制纺纱机的工匠,没多久,整个江南都开始盛行这种蒸汽纺纱机。
只是纺纱机多了,原本的织布机却是跟不上产纱锭的速度,纱锭便囤积了起来。
江南的这些大户们觉得这样可不行,工匠们也察觉到了赚钱的契机,开始思索如何改良织布机。
改良的织布机出来了,却需得两人协作一道织布。
这些江南富商们便又想出了法子,将十来台织布机放在一起,形成一个作坊,聘用织娘前来织布。
这些织娘原本都是在家中的女郎,靠着家中的郎君出去将纱锭领回来织布,织好的布再叫男人们拿出去换钱,可如今这些富商只聘用去作坊的织娘,穷苦人家哪舍得放弃这么一笔收入,纵是有些女郎不愿意抛头露面,都被家中郎君劝着去了作坊做工。
一时之间,江南三里一作坊,街上往来皆织娘。
这些走出家门的织娘直接领了工钱,渐渐的,钱便留在了她们自己的手中,寻常看着家中郎君才能买的胭脂水粉,如今却是不必通过男人,她们自己便能买。
她们忽然觉得,从家中走出来做工也是件好事,女子也能自己养活自己,并不一定要靠男子。
不仅如此,一些能干的织娘攒了钱,便思索着自己开间小作坊,她们不仅能织布,还能刺绣做成衣,在这一块上,她们似乎比起那些男商人更有优势。
这一年的春夏,江南是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柳无时在江南一连待了数月,为了扶持江南的纺织作坊,他听从苏彧的吩咐,在钱庄开办了所谓的“贷款业务”,其实钱庄从前也有抵押,只是并无偏向性,而这一次要是可证明向钱庄借钱是为了办纺织作坊,原本抵物借七成钱可提升至借九成钱。
只是柳无时不知道,他在江南的数月,着实错过了京城里的大消息。
弃尘做出移动的炮台之后,苏彧又亲自跑了一趟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