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女扮男装后抢了男主的路 > 180190(第23页)

180190(第23页)

弃尘默了默,说:“如今的枇杷是前世之因所结的现世之果,因果既定已无可更改,将今日之因种下,方得明日之果。”

“陛下之意,世间万物,皆循因果律而行,他之所以骗贫僧皆因贫僧之过往,只是过往已结果,贫僧需重新种下善因,来日方得善果?”若空恍然大悟,双手合十,虔诚地朝苏彧的方向鞠躬,“是贫僧过于愚钝了。”

元燃陪苏彧走了一段路,才忍不住问:“陛下让那几个僧人种枇杷,可是有什么深意?”

苏彧愉悦地说:“当然是为了明年能吃到更多的枇杷。”

元燃看了看苏彧,又回头看了一眼被关上的宫门,不管有没有深意,陛下说的总没有错。

“从谢阁老那里接手的书局都安顿好了吗?”苏彧转换了话题,问元燃。

元燃立刻正色回答:“原本的人都已安顿好,书局里如今都是自己人。”

苏彧说:“那就再多拓印些《大云经》,所有的书局都备上几本。”

通过在书局摆放,这本重新编译的《大云经》不单单在京城传播,整个大启从北到南,都迅速知晓了净光天女的故事。

而夏初的时候,皇帝听闻在平山国发现祥瑞,特意派了宰相崔玄前去一探究竟。

崔玄自平山国回来时,带回一尊天然而成的与真人一般大小的汉白玉滴水观音像,滴水观音是观音菩萨三十三法相之一,意为救众生于苦难,是祥瑞之兆。

只是之前皇帝一度打压寺庙,所以众臣吃不准皇帝的态度。

当崔玄将滴水观音像献上的时候,苏彧十分虔诚地行了一礼,命人将观音像放到大慈寺好生供养,并在朝堂上公开说:“错的从来都是人,过往是一些不安分的僧人借神佛的名义做坏事。”

众臣:“……”总觉得皇帝这话意有所指。

不过只要皇帝没有明着拿谁开刀,得了祥瑞,他们自然是跟着恭维,歌功颂德一番。

而在江南的那些商人们在听说净光天女的故事之后,又听说在平山国发现了汉白玉的滴水观音像,他们没有朝臣们想得多,只是琢磨了一下,立刻如法炮制,说在钱塘江里发现了织女像,这是天佑江南,要大开纺织作坊。

柳无时为了这事还特意写信给苏彧。

苏彧给他回信说:“既然织女像都被发现了,那牛郎像也得找一找,女织男耕,牛郎可保佑大家秋季大丰收。”

柳无时收到信,连夜命人打造了一尊牛郎像,埋在地里。

第二日,有人去耕地,就在地里发现了牛郎像。

大家也不管是真是假,总之就是天降神迹,天佑大启。

后来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净光天女就是观音幻化,而牛郎织女是观音座前的金童玉女,再传着传着,就变成了当今圣人乃是观音转世,为的就是拯救大启受苦受难的百姓。

柳无时听到传闻的时候,还很开心地写信给苏彧:“江南之地都在夸赞陛下是神佛转世,是上苍派到凡间来救苦救难的,是真正的天之子。”

他并不知道,这传闻最初的源头就在他心心念念的陛下身上。

苏彧收到信的时候,对于这个传播的效果很满意。

她又在五月临时举行了一次工科科举,招揽了一批人才去十五州建造城墙上的炮台。

六月的时候,躲在西边的逻娑王又集结了一支军队,打算偷袭渭州,只可惜还没有摸到城门,刚建成的炮台一颗飞弹就将他们给轰回了逻娑。

奈何逻娑王命硬,只受了一点轻伤。

他又领兵南下,向南诏国王写信寻求合作。

而被逻娑打了数次的南诏,居然同意与逻娑合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