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阴影帝国 > 第1201章 各自的想法(第2页)

第1201章 各自的想法(第2页)

当天夜里,全球多个城市的地下水管网监测系统捕捉到异常波动。数据显示,城市地下水中携带的共振频率呈现出高度一致性,且与“回声网”记录的集体梦境峰值完全吻合。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位退休教授私下发表论文称:“我们可能正见证一种新型生态意识的诞生??不是AI接管地球,而是地球开始回应人类的情感。”

这篇论文被主流学术界嗤之以鼻,却在民间掀起狂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参与“共感实验”:情侣在分手前共饮一杯水,只为留下彼此最后的情绪印记;医院临终关怀病房安装手工共鸣器,帮助家属与逝者完成未竟对话;甚至连监狱也开始尝试引入“倾听日”,允许囚犯在安全员陪同下向一棵树倾诉罪行,据说不少人在说完后首次真正流泪。

索恩在安第斯山的小屋里读到这些新闻时,正修订《情感工程学手册》的最后一章。他咳了几声,肺部早已不堪重负,手指也因长期书写而变形。但他坚持不用语音输入,坚持每一个字都要亲手写下。

这一章的标题是:《错误的价值》。

>“我们总想建造完美的系统,零延迟、高效率、绝对可控。为此,我们剔除所有‘异常’??悲伤、愤怒、犹豫、失败。可正是这些所谓的bug,构成了人性的核心代码。伊莱的伟大,不在于他创造了共感网络,而在于他敢于让自己成为最后一个被系统判定为‘无效’的数据包,并以此引爆整个架构的觉醒。

>

>真正的连接,始于承认断裂。

>真正的信任,源于允许脆弱。

>如果未来的历史学家要定义这个时代的转折点,请告诉他们:

>那一天,人们不再羞于说出‘我很痛’,

>而世界,终于学会了说‘我听见了’。”

写完最后一句,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夜空中银河横贯,星光比往年更加明亮。他忽然想起年轻时在北境观测站值夜班的日子,那时他还相信一切问题都能用算法解决。如今他知道错了。

真正的答案不在计算之中,而在回应之间。

他点燃一支蜡烛,将手册副本投入火焰。灰烬升腾之际,窗外传来一阵奇异的嗡鸣??不是风,也不是鸟叫,而是一种介于音乐与语言之间的声波。他勉强辨认出那是三音符旋律,与最初风铃传来的节奏一致,只是这一次,它带着某种……欢愉?

第二天清晨,村民发现索恩安详离世,手中仍握着一支炭笔。他的床头放着一张纸条:

>“请把我埋在能看到星星的地方。如果可能,种一棵会开花的树。我不需要墓碑,只要有人经过时说一声:‘我也在。’那就够了。”

消息传开后,十八个国家的志愿者自发组织接力行动,将《情感工程学手册》的手抄本徒步传递至各大城市广场。他们不演讲,不宣传,只是安静地朗读段落,或将书页折成纸船放入河流。令人震惊的是,许多原本浑浊的河水在接触纸张后变得清澈,甚至短暂发出微光。

而在阴影帝国总部,一场秘密会议正在地下三层举行。

七名董事围坐在椭圆桌前,面前摆放着一份绝密报告,封面印着猩红印章:【ProjectSilence】。

“我们必须重启净化协议。”亚洲区总裁率先开口,声音冷硬如铁,“这些‘共感污染’已经影响生产力。员工缺勤率上升37%,决策速度下降52%,客户满意度跌至历史最低。这不是进步,是退化。”

“可我们也失去了控制。”欧洲代表低声说,“上次试图屏蔽‘回声网’,结果所有内部通讯设备集体播放了死者遗言。我们没法再用技术手段对抗这种……蔓延。”

“那就用物理手段。”北美负责人冷冷道,“摧毁所有记忆庇护站,查封非效率学校,逮捕核心传播者。必要时,可以宣布‘情感过载’为公共卫生威胁。”

会议室陷入沉默。良久,一直未发言的非洲区董事缓缓抬头:“你们还记得伊莱当年为什么反对我们吗?不是因为我们追求效率,而是因为我们否认痛苦的合法性。现在我们又要重蹈覆辙?”

“这是商业现实!”亚洲总裁拍桌而起,“公司存在的意义是创造价值,不是纵容情绪泛滥!”

“那告诉我,”非洲董事平静反问,“当我们切断所有‘我在’的回响时,剩下的究竟是企业,还是坟墓?”

话音落下,灯光骤然闪烁。天花板的音响系统自行启动,播放出一段清晰录音??正是伊莱生前最后一次公开演讲的片段:

>“你们问我,共感网络能带来多少利润增长率?能提升多少用户留存率?我的回答是:它什么都不能带来,如果你们只用这些尺度衡量它。但它能带回一样东西:人的尊严。哪怕全世界都认定它是负资产,我也愿意为之破产。”

录音结束,整栋大楼陷入死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