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许青舟进来,杨院士就给许青舟介绍他旁边60岁左右学者,“这位是科学院的罗诚院士,是建筑结构与防护的专家。”
“许教授。”
罗诚笑呵呵地和许青舟握手。
“您好,罗院士,这段时间看过不少您的论文,终于见到本人了。”许青舟也是笑着。
“许教授客气,早就听说许教授年轻有为,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大家寒暄了几句,就各自坐下。
杨院士说道:“既然人都到齐了,那会议就开始吧。今天,就当做地外生物圈建设工程的启动仪式,先请工程总指挥许教授说几句吧。”
许青舟也不客气,开口道:
“在座的都是熟人,我也不和大家浪费时间。”
“我们已经证明了,夏国人有能力驾驭这宇宙间最基础、也最强大的力量。但今天,我们聚集于此,目标远比获取能量更加宏大,也更加浪漫。”
“我们这个工程,是替月球建立属于夏国的太空基地打前站………”
许青舟声音沉稳。
“多余的话不说,广寒宫一号模拟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取合适的地址。。。这方面,先请刘教授给我们介绍目前的三个选址的具体情况,大家再畅所欲言。”
刘坤教授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
“大家应该已经看过资料,目前,主要的选址有三个,第一,西北省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
会议从上午9点半点开到了晚上8点。
6个人晚饭都是王思冬去食堂打回来的,用一天的时间出了一个蓝图。
地外生物圈位于现在青省西州冷湖镇“赛什腾山”特定区域。
其荒芜干旱的地表、盐碱化土壤和缺乏植被的特征与月球和火星环境高度相似,为模拟地外生物生存提供了天然实验场。
并且,这边海拔4000米,大气透明度极高,利于监测地外生物圈和宇宙环境的交互,冷湖拥有亚洲最大光学天文观测基地。
西北省的沙漠深处环境和月球相差还是很大。
各部门的分工明确,科学院植物所和生态中心负责“人-植物-微生物”闭环系统构建,攻克空气、水、食物循环技术。
官方则是负责提供土地、道路、水电、人员生活等全方位后勤保障。
航天局第和研究院负责承压舱体设计、建设,以及辐射防护结构的工程实现。
晚上10点,许青舟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里。
“开完了?”
宋瑶正在书房看资料,听到动静,踩着拖鞋下楼,就瞧见许青舟四仰八叉地躺在沙发上。
“嗯,累死了。”
许青舟点点头,说道:“过些日子得去青省出差,你的年假不是还在吗,要不刚好去玩几天?”
“啊,你明明就是想让我陪你一起出差。”宋瑶在许青舟身旁坐下。
“去不去?”
“求我。”
“求你。”
“你就不能有点志气。”
“女人,我不是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