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华娱,不放纵能叫影帝吗? > 第631章 打得脆脆的(第1页)

第631章 打得脆脆的(第1页)

“没问题。”

“我们李总说了,这种事情星火影视肯定是要参与的,另外还会联系华艺兄弟、伯纳影业、光现传媒、常声影视、长宏影视等公司加入进来。”

“不用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要尽的一份力。”

。。。

夜色如墨,云南山村的灯火稀疏点点。时宁站在操场边缘,竹竿在掌心微微发烫,仿佛还残留着孩子们击鼓时的震颤。她脱了鞋,赤脚踩在泥土上,感受着大地的温度??这感觉熟悉得让她心头一紧。十年前拍《风起陇西》最后一场戏时,她也是这样赤脚走在黄沙里,导演喊“卡”后跪地痛哭,不是因为戏结束,而是因为她终于明白:有些故事,一旦开始,就再也无法放下。

回到小屋已是深夜。木床吱呀作响,窗外虫鸣不绝。她翻了个身,手机屏幕亮起微光,是赵小芸发来的消息:【宁姐,《母亲河》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了。评审团说,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水”有性别。】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忽然笑出声来,又迅速捂住嘴,怕吵醒隔壁睡熟的孩子们。水有性别?当然有。在柳坪村的老人们口中,黄河是暴戾的丈夫,也是哺育的乳娘;它吞噬男人,却把女人磨成石碑、铸成鼓面。那些年复一年抬碑祭河的女人,不是祈求宽恕,而是在宣告主权:“你淹不死我们。”

第二天清晨,孩子们早早集合,准备排练最后一幕。校园版《母亲河》删去了太多残酷细节??没有父亲推女入河的背叛,也没有截肢老人沉默打鼓的悲怆,但它保留了一样东西:声音。当十几个小女孩齐声呐喊“我们依然站着”时,山谷回荡,连远处放牛的老汉都停下脚步,抬头张望。

时宁坐在树下记录台词修改意见,笔尖顿住。她突然意识到,这部片子从没真正属于她。它属于马秀英支书半夜巡堤时手电筒的光束,属于那位老鼓手布满裂口却稳如磐石的手掌,属于赵小芸在舞台上磕破额头那一刻迸发的真实痛楚。她只是一个传递者,把那些被风沙掩埋的声音,重新吹进时代的耳朵。

午后,一辆尘土飞扬的皮卡驶入村口。车门打开,跳下一个戴鸭舌帽的年轻人,背着摄像机,胸前挂着媒体证。他自我介绍是央视纪录片频道的记者,专程赶来采访“影帝级导演深入基层”的新闻素材。

“您放弃Netflix两亿多的收购价,选择留在国内公益放映,这种精神太令人敬佩了。”他架好三脚架,语气热切,“我们想做一个专题报道,标题都想好了??《拒绝金钱诱惑,坚守文化根脉》。”

时宁摇头:“我不是拒绝金钱,是拒绝篡改。他们要剪掉鼓阵那段,等于抽走整部电影的脊椎。”

“可那个仪式……确实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记者小心翼翼地说,“教育部推荐片单能通过,已经是奇迹了。”

“所以你就打算把它包装成一场‘高尚的牺牲’?”她直视镜头,“告诉全国观众,我多清高,宁愿穷着也不卖?这不是事实。我只是不想撒谎。”

记者愣住,导播耳机里传来制片人的低语。片刻后,他摘下设备:“时老师,我能以个人名义录一段吗?不用播出,就……存档用。”

她点头。机器重启,画面朴素。

“你说鼓阵是迷信?”她坐在石墩上,风吹乱她的短发,“我在甘肃看过科学防洪工程展,大屏幕上放着三维模拟动画,讲解员说‘现代技术已彻底解决黄河水患’。可就在展厅外五十米,一位老太太正带着孙女往河滩埋桃木钉,嘴里念着祖传咒语。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她的丈夫死于二十年前那场‘本可避免’的溃堤??预警系统坏了,干部没来,只有她们自己组织撤离。”

她停顿,声音沉下去:“信仰不是无知,是经验。当制度缺席时,人只能靠代代相传的方式活下去。鼓声不是求神,是集结号。你以为她们在拜河神?不,她们在彼此呼唤名字。”

摄像机红灯熄灭。年轻记者眼眶泛红,低声说:“我妈是乡镇医生,九八年抗洪时,她一个人守卫生所七天,给三百多人打疫苗。后来县里表彰名单上没她,说是‘非编制人员’。她从来没抱怨过……可今天我才懂,她那种坚持,和这些女人是一样的。”

时宁拍拍他肩膀:“回去好好剪。别把我塑造成英雄,拍那些真正站着的人就行。”

傍晚,剧组收工,孩子们散去。她独自走向村后山坡,那里立着一块新碑??村民自发为影片立的“荣誉村民纪念石”,上面刻着所有参与拍摄的女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名字。她的名字被刻在最下方,字体最小。

她蹲下身,用手拂去石缝间的落叶。指腹触到一道凹痕,忽然怔住。那是两个并排的小字:“芸娘”。她认得这笔迹,是赵小芸昨夜偷偷刻上去的。旁边还有一行拼音缩写:Z。Y。L??赵芸兰,她在戏里的角色名,一个在洪水中背起全村孩子?水逃生、最终力竭溺亡的母亲。

泪水猝不及防涌出。她想起联排那天,赵小芸扑倒在舞台上的样子。那时她以为那是表演,现在才明白,那是某种宿命般的共鸣。赵小芸从小由单亲母亲带大,十六岁就打工养家,二十岁母亲因病去世,临终前只说了一句:“别让人瞧不起咱娘俩。”她拼命演戏,不是为了成名,是为了证明??一个底层女人的孩子,也能站在聚光灯下说话。

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姜闻:【威尼斯电影节发来邀请,希望《母亲河》参加“地平线”单元展映。他们特别注明:允许完整保留鼓阵段落。另外……《时代周刊》亚洲版想做你的封面人物,主题是“重塑东方叙事的女人”。】

她回:【替我谢绝威尼斯。告诉他们,我想等明年夏天,带着成片回柳坪村,在河滩上放一场露天电影。让那些抬过碑的女人,亲眼看看自己的模样。至于《时代周刊》,拍一张我和孩子们的照片就好,标题别写我,写“她们的声音”。】

关机,静音,将手机塞进背包深处。

山风渐凉,她裹紧外套下山。路过小学教室时,听见里面传出朗读声。推门一看,几个高年级女生正围在一起抄写剧本台词,一页页纸钉在墙上,像一面旗帜。

“老师!”一个扎辫子的女孩跑过来,“我们商量了一下,要把校园版改成‘五代女性’,加一个未来篇!讲一百年后,有个女科学家研究黄河生态,发现祖先留下的鼓谱其实是水流频率密码!”

时宁笑了:“你们倒敢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