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主墙开放新规:凡有百姓联名举荐,经核实生平确有善行者,无论身份高低,皆可刻名。
消息传遍天下,万人称颂。
有人说,那是青葫剑仙最后一次显迹。
也有人说,他从未离开,只是换成了千万种模样,活在每一个愿意铭记的胸膛里。
***
多年以后,忆学院举行百年大典。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齐聚京师,共同朗诵《忆誓文》。礼毕,院长登上高台,宣布一项决定:从此取消“青葫剑仙”专属祭祀日,改为“全民忆日”??每年清明,全国上下不分贵贱,皆须讲述一位自己铭记的普通人,并将其事迹录于地方志中。
“我们不再只仰望一位英雄,”院长说,“我们要让每个平凡的生命,都有机会成为别人心中的光。”
典礼结束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走上讲台。她是小禾,已是百岁之人,行动艰难,需人搀扶。但她坚持要亲自发言。
她声音微弱,却透过扩音法器传遍全场:
“我奶奶林晚晴曾告诉我,楚临临别前说:‘真正的纪念,不是守住一个人,而是让更多人懂得??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记住。’”
她顿了顿,眼中泛起泪光:“今天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神化一个名字,而是为了唤醒千万个被遗忘的故事。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那个‘不愿忘记的人’。你们每一个人,也都可能在未来,成为别人记忆中的那道光。”
全场寂静无声。
良久,一名孩童突然举起手:“奶奶,如果没人记得我呢?”
小禾笑了,颤巍巍从怀中取出那枚旧玉佩??上面仍刻着半句诗:**“莫道此身终化影”**。
她高高举起,让阳光穿透玉石,映照四方:
“只要你曾真心爱过一个人,曾为别人流过一滴泪,曾在一个雨夜想起某个故人……那一刻,你就已经被人记住了。而当你记住别人时,你也正在被世界温柔地挽留。”
她说完,轻轻将玉佩放入讲台前的“忆愿箱”中。
箱内已有无数信物:一封未寄的情书、一只破旧童鞋、半块烧焦的兵牌、一张泛黄合影……
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不肯消散的记忆。
当夜,京城万家灯火齐明,百姓自发熄灭红烛,改点青纱灯。远远望去,整座城市如同银河坠地,与星空交相辉映。
而在南荒忆归书院,忆剑草开出第九百九十九朵花。花瓣青中透金,形如利剑,却又柔软如羽。风起时,一朵花瓣飘然飞起,越过山川河流,穿越城镇村落,最终落在国子监屋顶,轻轻覆盖在“忆学院”匾额之上。
守夜人拾起花瓣,发现背面竟有墨迹浮现:
>“……续写吾庐。”
那是玉佩上缺失的下半句。
也是楚临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笔。
自此之后,每逢春风吹起,总有人声称看见一道青影掠过大地。他不言不语,只在那些即将被遗忘的角落,轻轻一点??于是枯井复涌,残碑重显,迷途归人,失语者开口。
人们不再追问:“你是谁?”
他们只会在点亮灯时,轻声说一句:
“谢谢你,记得我。”
然后抬头望向夜空。
那颗曾经黯淡的星辰,依然明亮如初,静静俯瞰人间烟火,聆听万千呼唤。
仿佛在回应??
每一次心跳,都是重逢。
每一次记忆,都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