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 第72章 弘道驾崩(第1页)

第72章 弘道驾崩(第1页)

这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但是当他开始考虑这件事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了。问题只在于,要以怎样的方式收场。二皇子沉默了良久。最终,他像是做出了决定,开口道:“我会不惜一切挽救大明的颓势,但是这皇位我不配坐。”李灵运顺着他这话往下:“那就交给寿王来坐,他可以保证你的周全。”二皇子没有意见。毕竟,他骨子里还是希望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的,若是自己舍去了皇位,把这位置让给那些皇弟。以他的影响力,待得帝王巩固了朝局,怕是难以善终。寿王则不同——他今年不过十岁,自己可以暂时作为“摄政王”主持大局,将来还能通过还政的方式,完成权力的交接。这其中仍有那么数年的时间,足够二皇子施展拳脚的了。“那就有劳花前辈了。”……二皇子从花间楼走出,立刻就有一群身穿镇抚司服饰的人,将他带回了二皇子府。这些都是二皇子留下的班底。他替弘道帝办事多年,当然不可能真的自废武功,沦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一行人凶神恶煞,围在二皇子的周围。看上去,二皇子像是大难临头了。可是在这个京师大乱的节骨眼上,东厂和镇抚司已经几乎失控,不少人甚至打着弘道帝的旗号开始行凶作恶。便是掌印太监与指挥使,因为害怕被弘道帝迁怒,这时也不敢整顿底下人。一切彻底陷入了无序。他们在路上与其他的人等擦肩而过,倒是有人认出了二皇子。可是见他与镇抚司的人待在一起。不少人生出了几分同情。看来……坊间的传闻是真的,那些皇子与皇女的早夭,果然是与陛下有关。二皇子这样与世无争的人,都没能幸免。至于事情的真伪。现在无从查证,更不会有人将这事情捅到弘道帝面前,他们忙着利用当下的乱局给自己捞好处呢!二皇子好不容易回到了皇子府。这一路上的京师乱象,正在磨灭他心中仅剩的那点踌躇。北平,这座他从小到大一直待着的城池,大明最繁华的地方。今日却成了这般人间炼狱。……紫薇帝宫之上。弘道帝眺望着烈火中的城池,心中的理智还在逐渐丧失。他当然知道。今日的一切,可能会做到弘道朝四十年来,最大的一桩败笔。自己也有可能从那个“垂拱而治”的帝王,变成世人口中那个不惜民力的昏君。弘道帝已经顾不得这么多了。走到这一步,他再也没有办法回头了。即便当真如同民间所言。那些皇子与皇女的死,全部都是自己练功所致。这又有何妨!他已经失去了那么多孩子,也就不差剩下的了。只要自己可以登临六品。届时,再延寿一甲子,完全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再生儿育女。这对国朝来说,也是绝对的好事!在他身后,是取代刘理的掌印太监“谷虎”,以及镇抚司指挥使“纪泽”二人时刻恭候在弘道帝身旁,准备听取弘道帝的指示。弘道帝对二人吩咐道:“你二人即刻起,封锁京师的皇子府与公主府,不得任何人进出。敢有强闯者,不论身份,格杀勿论!”听到这话。谷虎与纪泽二人四目相对,都看出了对方脸上的惊讶。陛下这是,真的杀红了眼?要不规劝一二……然而,这个念头刚闪过,二人齐齐转身。他们可以坐到今日这位置上,本身都有一套不俗的揣摩帝心的本领。二人的经验告诉他们。谁敢多嘴,马上就会死。这江山终究是姓朱的,既不姓谷,也不姓纪。人家想要玉石俱焚。他们做臣子的,有什么办法?不过,二人尚未走出紫薇道宫,迎面就被人给放倒。出手的正是李灵运。他将下来的官印,交给二皇子的人,吩咐道:“回去告诉你家主子,准备接管皇宫。”“是。”交代完毕之后。李灵运来到紫薇帝宫的顶部。这里过去,一度被视作是弘道朝统治的象征。今日,这里也将成为其结束的地方。弘道帝身着松鹤帝袍。面对来者,他忽然间睁开双眼,一股浩荡的威势席卷而来,远远超过了弘道帝五品的力量。“国师……你也要反朕?”李灵运没有说话,只是将自己的那枚玉佩摸了出来。啪——这玉佩瞬间被震碎。“这是李某与大明皇族百年交情的见证。今日玉碎,一切缘分就到此为止。”弘道帝闻言,没来由生出几分慌乱。“你要做什么。”李灵运双手并抬,做出了一个稽首的动作。霎时间,他身后的剑匣飞起。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六把仙剑同时飞出。“你这一生都追求道术,渴望以道术突破到六品,奈何这世道容不得你。若你修成六品,即是天下浩劫。”“今日,我给你一个机会,直面皇道六品‘伏魔’。”“若是可以参透,李某不惜性命,哪怕破开这飞升通道也会送你登临上界。”“若是功败垂成,生死无论,且当是天意!”听到这话,弘道帝眼中恢复了几分清明。他看向李灵运,忽然笑了起来。“国师,这人好生别扭。”“朕倒要看看,这所谓六品能否将吾拦下!”李灵运微微颔首。他忽然抬手,口中低吟道。“天魂——”“归位!”霎时间,整片天空蓦然黯淡下来,一层层的黑云拥挤到一起,仿佛随时都会因为过重而落下。李灵运三魂之中,仅剩的天魂回到体内。在他体内,再次生出一把剑。竟然就是与本尊一同破界的太上仙剑。他一手握剑,挥斩而出。顷刻间,万里黑云被剑光破开,直至万千白虹笼罩京师大地。二皇子率领京师守备,打着勤王的名号,快速平定了京师的乱象。这一剑,名为伏魔!……无人知道那一日的结果如何。等到二皇子带着宫人,在紫薇帝宫找到弘道帝的时候,他仍旧坐在龙椅上,只是身上已经没有了气息。至此,大明立国以来在位最久的帝王驾崩。二皇子朱载建手握大权,却是推举了自己的侄儿寿王“朱常青”登基。:()圣人弟子,长生的我奉师命下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