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为什么他们飞行时,身体向左倾斜的原因,他们在兜圈,在乌云之中划出完美的轨迹,借助风、借助龙甲上的魔法,被风裹着,被魔法托起,被命运的阴影遮盖。
在塞辛-哈尔和贝格-舒恩的上方,四千一百米的高度,是配套的,负责掩护巨龙的战隼编队。阿斯莱骑骑手们穿着一层厚厚的防风外套,他们的腰间别着氧气瓶、氧气罐与配套的面具和风镜,这些制式装备由杜鲁奇配发,为
的是抵御高空的寒冷与缺氧,别在待机的过程中失去了战斗力。
提克塔托率领的翼龙编队位于战隼编队前方,但高度又高了五十米,恰好位于斯普林特温的正上方。灵蜥们的装扮与阿斯莱大差不差,不过那副样子看起来实在有些滑稽。
翼龙编队的前方,是由艾萨里昂与阿尔斯兰率领的狮鹫编队。这支队伍可以说是集伊泰恩王国与伊瑞斯王国的精华,这两个王国有狮鹫伙伴的贵族们都来参战了。
他们的飞行高度又降了,降到了四千一百米的高度。
两低一高,保证了容错性。
飞在狮鹫编队前方的,则是巨鹰编队,巨鹰们的高度又回到了四千一百五十米。相比飞在身后的几只编队,这支巨鹰编队可谓鱼龙混杂,有奥苏安本土的巨鹰,也有选择在阿努尔半岛安家的,更有长期活动在劳伦洛伦与艾
索洛伦的分支。
而不仅仅是巨鹰本身,连骑乘者的身份也五花八门,有阿苏尔贵族,有海盔,有荷斯系法师,也有林地队长。但鱼龙混杂并不代表混乱,反而是一种奇异的协调。
除了体系完善外,他们有一个核心:埃拉希尔。
是的,埃拉希尔,这位巨鹰话事人也来参战了。730章
视角放大,这些由巨龙与飞行生物组成的编队飞在内圈,队形层层叠叠,如同巨大螺旋。
外圈,则是突袭舰。
由杜鲁奇海军与陆军组成的庞大突袭舰舰群分成多支编队,高低不同,层次分明,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舰艇中央的风帆被放了下来,被风托举着,进入节能模式。
这一幕,这不只是杜鲁奇军事体系的体现,更是时代演进的伟大标志??阿苏尔、杜鲁奇、阿斯莱、艾尼尔,这四股力量,如今竟能在同一片天幕下协同飞行,哪怕只是一天,也足够让人震撼,载入史册。
如果乌云突然消失,那这天上的一幕,看起来就像是在学生们以班级的形式在操场上跑圈。大家都在跑,正常、有序,不会对别的班级造成干扰。
只是那一圈又一圈,不是操场,而是战斗的前奏;那一层又一层的圆,不是跑圈,而是死亡的呼唤。
他们一直在动,一直在飞,狂风为鼓,天空为场,战争的秩序在高空缓缓转动。
而一艘突袭舰,会搭载一名施法者与一队士兵,也就是说。。。。。。现在,今天洛瑟恩的上空,有一万多人!
一万人的意志,一万人的呼吸,一万条命在云中游走。
这也是阿拉洛斯为什么会兴奋,但又自闭了的原因。
而整个体系的核心,则是被达克乌斯戏称的??『赛芮妮滚筒』,那是协调、动力与魔法阵列的结合,是整个战术体系的中枢。
在埃尔辛?阿尔文前往艾希瑞尔的过程中,恶毒神殿号曾遭遇了突如其来的袭击。当时赛芮妮准备将自己献祭,以求获得魔法之风,那是一种绝望的勇气,或者说最后的挣扎。503章
但最终,她被达克乌斯阻止了。
这件事虽然早已过去,但在赛芮妮的心底,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那种深入骨髓、无从挣脱的无力感,像冷铁一样缠绕着她的灵魂。她始终记得那一瞬间,正因如此,在随后的岁月里,她没事就展开研究。
当秘法之球出现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如今,笼罩洛瑟恩上空的这团滚滚乌云,正是她研究成果的最终体现??她的代表作。
风并不是胡乱吹动的,而有点像台风,但又不同于台风。更像是一个不会移动的龙卷风,一个缓慢旋转,但永不崩解的巨型天象。
这股风,是被强行驯化后的秩序之风,是有序、理智、带着意志的流动。风呈现出层层叠叠的滚动状态,像无形的涡流在相互牵引,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内循环。
以至于,飞行生物们几乎不需要扇动翅膀,只需调整姿态,便能凭借升力与风力完成飞行,一圈又一圈,层层递进。这种节能到极致的飞行方式,让空中编队的待机时长被成倍拉长。
因此,达克乌斯才给它取了个名字??『赛芮妮滚筒』,简称赛滚筒。
此外,乌云中蕴含着大量的艾吉尔之风与乌尔枯之风,这两股魔法之风在赛芮妮的调控下相互交织、相互制衡。艾吉尔之风与龙甲上的魔法共鸣,形成了近乎完美的浮力与护盾,让巨龙如被无形之手托起;而乌尔枯之风则在
暗处游走,遮蔽感知、扰乱视野。
在这双重效果的叠加下,隐藏在乌云内部的飞行编队几乎无法被外界探知,而这还只是赛滚筒的第一阶段而已。
第二阶段,有两个模式,会根据接下来的战斗进程进行调整。
“阿拉洛斯!”
见阿拉洛斯迟迟没有动静,因卓终于忍不住,大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