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佳人千古恨,这一切,都只应该是长生殿里垂垂老矣的唐明皇的最后一梦而已。
是可以辉煌,是可以浪漫,是可以依旧是金歌羽舞,依旧是仙凡美眷,但是终究是空,是幻,是南柯一梦,是遗恨千年。
那种挥之不去的无可奈何的遗憾,才是《长生殿》的主旨。
“
明月在何许?挥手上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一折本是古词,她却做了很多自己风格的修订和演绎。
她要杨妃美到极致,却又要仙子寂寞到终点。
其实,她在早年,是和丈夫石束安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的。
石束安是有学问,有气质的,博古通今,而且风度翩翩,不仅愿意和她讨论艺术,讨论人物,而且也有独特的见地。
“从白居易时代开始,文人才子就怜恤杨贵妃了吗,这其实和『误国』不就『误国』没多大关系。因为文人才子,也愿意相信她和唐明皇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爱情,而不是我们近代说的『封建帝王情』或者从政治的角度去分析杨贵妃的死。爱情么,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只要是个人,就能感受到爱情独特的魅力,但是政治和权力,文人才子其实是感受不到的。所以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爱情向往,映射到这些人物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白发苍苍的已经失去皇权的『太上皇』唐明皇,依旧会在长生殿里替自己的爱妃招魂,才是《长生殿》这部作品应该有的格调和氛围。”
是啊……丈夫石束安,虽然现在去珐琅口探视他的次数越来越少,看他也是两鬓见霜添了老迈憔悴,但是那个风度翩翩、见地独到,温柔得体的丈夫石束安……
总是在她的梦中。只不过越来越淡,越来越模糊。
她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继续唱词:
“
天将离恨补,海把怨愁填。
谢苍苍可怜,泼情肠翻新重建。
添注个鸳鸯牒,紫霄边;
千秋万古证奇缘。”
从舞台上看过去,观众席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清;但是元欧说过,这个“月湖社”的观众都是邀请制,不是普通市民,至少都是有文化的文化人,是河溪市里有点头脸的人物。
他们,应该不仅仅会欣赏自己的身体的性感吧?
她知道自己美丽、漂亮、年轻,腰腿柔软,身段迷人……以前,她不希望人们只看到这些,而遇到了丈夫石束安后,她也一度认为,自己和石束安的结合,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是个年轻漂亮的演员……毕竟,丈夫的前妻柳晨老师,论姿色,那种名门闺秀的气质,丝毫不逊色于自己。
但是七年过去了……她已经不在乎了。
哪怕人们不懂昆曲,不懂自己的内心世界,哪怕只要欣赏自己的美丽,也好啊!
自己的美丽,难道不应该被人欣赏么?
她甚至能隐隐听到观众席人们由衷的赞叹。
不知道为什么,她都有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泪腺。
一股酸涩涌到自己的鼻尖。
朦胧的泪目中,眼前的光更加斑斓。
北山的梧桐、南篱的红叶、珐琅口的武警、首都的灯……
她在最后越来越高昂的曲笛和笙箫乐牌中,像一个陀螺似的舞动自己的身体,她那轻盈的步履,她那一头优雅的发髻,她那翩翩的羽衣,衬托着她的脸颊,她的脖子,她的乳房,她的腰肢,她的臀瓣,她的长腿……舞动起来,仿佛真的是月宫中,瑶池下,一个孤独的蓬莱仙子,在梦境中,为自己昔日的丈夫,昔日的君王,做着道别的表演。
一边舞,一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