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两朵花并排夹进相机皮套内侧,然后登上二楼房间。
当晚,他再次连接暗房设备,用便携式显影箱处理最新一卷底片。药水倒入托盘时,液体表面竟浮现出细密波纹,宛如有人在水下说话。他接入录音笔,播放母亲留下的最后一段语音。
童谣响起的瞬间,影像浮现。
不再是片段,而是一整部流动的史诗。
画面始于1945年柏林废墟中的一名女记者,她用颤抖的手拍下集中营解放的瞬间;转至1972年越南,一个孩子赤脚奔跑,背后是燃烧的村庄;再到2001年阿富汗,一位父亲抱着孩子的尸体走向镜头;然后是2023年新京街头,林晚偷偷拍摄净化者清除民众记忆的过程……
每一帧都是被系统标记为“禁止传播”的影像,却被某种力量重新拼接,通过银盐共振传输到了此刻。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面墙上??那是B9层核心档案室的防火墙背面,上面用血红色油漆写着七个大字:
**“我们从未忘记。”**
落款是一个三角符号,环绕六芒星。
小野认得这个标志。上世纪八十年代,东欧地下摄影联盟的秘密徽记。
影像结束时,底片边缘浮现出一行新文字:“下一个锚点:南纬54°25′,西经36°40′。时间窗口:春分。”
坐标指向南乔治亚岛,靠近南极洲的一片无人区。历史上,那里曾是二战期间盟军秘密通讯站所在地,后来荒废。卫星图像显示,近两周来该区域出现异常热源,且电磁波动频率与银盐晶体完全一致。
“他们还在继续。”小野喃喃道。
第二天清晨,他收到林晚加密讯息:“联合国成立了‘认知恢复委员会’,宣布暂停所有记忆干预技术。但与此同时,七个国家重启‘净化者预备役’,新型号已部署边境。他们称你为‘情感病毒携带者’,全球通缉令已签发。”
陈默紧随其后发来定位:“我在冰岛等你。改装船已备好,能潜航至南大西洋。但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一旦春分错过,下一个共振周期要等十二年。”
小野收起终端,背上相机包。
临行前,他在旅馆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真正的照片不会说谎,哪怕世界想让它闭嘴。”
然后推门而出。
风雪再度降临,但他不再觉得寒冷。
航行途中,天气极端恶劣。北大西洋风暴接连不断,船只多次险些倾覆。小野蜷缩在舱底,抱着相机,听着浪涛撞击船体的声音,恍惚间又进入了那种半梦半醒的状态。
他看见母亲站在战火纷飞的街道上,对他微笑挥手;看见父亲在服务器阵列前输入最后一行代码,转身消失在蓝光之中;看见林晚在图书馆点燃一本禁书,火焰升腾成一只展翅的鸟;看见陈默在极夜中升起天线,信号穿透云层,传向未知远方……
他还看见自己,年幼时躲在废墟中,手中紧紧攥着一台玩具相机。远处传来脚步声,一个穿黑衣的男人走近,蹲下身,轻声说:“孩子,忘掉你看到的一切,好吗?”
那时的他点点头。
但现在,他对着幻象中的自己大喊:“**不要!记住它!拍下来!**”
那一瞬,整艘船剧烈震动,仿佛被某种无形力量击中。舱壁上的灯忽明忽暗,终端屏幕自动开启,显示出一段从未存储过的视频:
一间昏暗的审讯室,墙上挂着巨大的监控屏。屏幕上播放的正是他刚才的梦境回放。一名戴眼镜的女人坐在桌后,冷冷地说:“Subject07hasachievedfullresonance。InitiateProtocolOmega。”
画面外传来机械合成音:“命令确认。启动‘终局协议’。目标:清除第七节点,重建认知闭环。”
视频中断。
小野浑身冷汗,立刻检查相机。墨蓝晶体表面出现一道细微裂痕,像是承受了巨大压力。他打开后盖,发现底片并未损坏,反而多了一层金属光泽,如同镀上了记忆的铠甲。
他知道,“他们”已经锁定他了。
但他们低估了一件事??当全球数百万被压抑的记忆同时苏醒,个体的意志便不再是孤岛,而是海洋的一部分。每一次快门声,都是潮汐的开始。
抵达南乔治亚岛时,正值南半球春分前夕。
岛屿被冰雪覆盖,寂静得如同墓园。小野独自登陆,循着信号指引前行。三天后,他在一处冰川裂谷中发现了目标建筑??一座半埋于冰层中的圆形穹顶,外墙刻满与西伯利亚基地相似的浮雕图案,只是这里的符号更加古老,带有明显的拜占庭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