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国潮1980 >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反骨(第1页)

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反骨(第1页)

1990年的确是经商者的天堂。

从古以来受到轻视的商人,成为了共和国最具光彩的新象征。

私营企业从悄然涌现到批量涌起,只不过仅仅两年而已。

在京城这个地方,宁卫民所投资的企业,几乎覆盖了所有最挣钱的行业,而且个个都是私营企业里最先崛起的排头兵。

谁让他们既有宁卫民的指点,又有宁卫民资金的支持呢?

在市场从蓝海到红海的过渡期间内,抢占市场的先机,简直不要太容易。

即便只有守成能力,资质平平的张士慧。

也因为得了宁卫民给他量身打造的“贴牌酒”业务让个人资产狂涨数倍,甚至一跃成为宁卫民在国内的合作伙伴里里发迹最快,赚得最多的那个人。

不得不说,宁卫民对他实在是太好了。

不但把最肥的一块肉给了他,而且给他出的妙招简直就是当代的经济典范。

在这个信息流动渠道稀缺,广告最具奇效的年代,在《红楼梦》电视剧的热播带动下,陈晓旭、邓婕和沈琳出演的《红楼梦》系列的酒水广告在电视台一经播出,立刻就声名鹊起,旗下产品则以一炮而红的速度迅速蹿红全

国。

张士慧原本以为花了许久时间备下了足够的货,其实根本就不够卖的。

播出广告后不过短短几天,连一个月都没到。

他手里十六七万箱,成本差不多八十几万的贴牌酒就被各地或找上门,或打电话的经销商给瓜分完了,一下子换回来三百多万。

而且后面还有不知道多少人等着拿货的,甚至定金都等不及的先打了过来。

此后张士慧是弄出多少来,就卖出多少去。

说真的,张士慧这辈子就没赚过这么容易的钱,真是连给酒水贴牌的速度都赶不上卖货的速度。

有了这个生意,哪怕轻轻松松躺平,干一年就顶其他人奋斗十几年的呢。

所以这近一年来,几乎乐疯了的张士慧主要就干了两件事。

第一,干脆买下了一家自己的贴牌工厂,把商标和产品包装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第二,到处去寻找价格合适,质量靠谱,供给稳定的酒源,好弄回来加工贴牌售卖。

这不,这一年的国庆节前。

张士慧在事业上又有了一个关键性的突破。

他和通州县政府谈好了条件,决定以接收所有员工,背负企业现有二百六十七万元的负债,并且支付二百万现金为代价,买下了效益年年下降,几乎处于倒闭边缘的通州酒厂。

并且通过工商注册变更手续,把公司和酒厂改为以“红楼梦”来命名。

这一并购的完成,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和酒厂与《红楼梦》文化的紧密联系,在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显著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更关键的是,他让自己的企业以后就脱离了皮包公司的范畴,有了相对稳定的白酒货源,真的成了一个拥有自己工厂的实业资本家了,而且长期能获得的稳定利润相当惊人。

这么说吧,如果他把通州酒厂的产量全部开动的话,每年能产酒五千多吨。

平均一吨酒粮食成本不过五六百块,借助“红楼梦”的大IP,却能卖到一万两千块。

这样的产能,这样的毛利率,会带来多少倍的利润增长?

张士慧现在可以清楚看见的,就是这个厂子起码一年可以带给他和宁卫民三四千万的利润的保底,而他能拿到其中一半。

说白了,借助红楼梦大IP,用酒水套现太容易了,简直比抢钱都快。

这门生意既沾了工业生产的光,契合国人消费习惯不说,而且还能获得文化赋予的特殊溢价,他不发谁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第一序列
会说话的肘子第一序列
...
神兽召唤师
水月梦寒神兽召唤师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