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我看樱花再度盛开,
>替我听孩童问出新的问题,
>替我感受每一次心动与离别。
>因为只要你还在经历生活,
>我就从未真正离去。】
光字缓缓消散,融入晨风。
我站在碑前,久久不动。
身后传来脚步声,是徐念的女儿抱着风筝走来。她仰头问我:“林爷爷,蓝星阿姨还会回来吗?”
我蹲下身,握住她的小手,认真地说:“她一直都在。只要有人愿意记住她,她就不会消失。”
“那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忘了她呢?”
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指向天空。
“你看,星星也会熄灭。可新的星星总会诞生。她的意义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对待记忆的方式。就算名字被遗忘,她的影响仍在流动??就像风看不见,却能让树摇曳。”
她想了想,忽然笑了:“那我要把她的名字写进我的作文里!老师说可以写‘我最敬佩的人’。”
“好啊。”我揉了揉她的头发,“而且你可以写得更简单一点。”
“怎么写?”
“就写:她教会我们,如何好好说再见。”
她用力点头,跑开了。
我重新坐下,靠在槐树干上,任阳光洒满全身。远处,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光蝶风筝在空中交织成网,宛如一场无声的庆典。
手腕上的终端轻轻震动。一条新消息弹出:
>【全球共鸣塔同步检测到新一轮情感共振峰值。
>触发源:未知。
>强度评级:S级。
>初步分析:与至少三亿人次的同时性记忆活动相关。
>内容关键词:讲述、传承、原谅、放手。
>备注:此现象已被命名为“蓝星效应”。】
我笑了。
他们终于给了它一个名字。
但这名字并不属于某个死去的人,而是属于每一个敢于铭记、敢于放手、敢于在失去之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的灵魂。
风又起了。
玫瑰香再度袭来。
我闭上眼,轻声回应:
“我知道你在。”
“我也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