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一段视频悄然流传开来。画面中,冷芭站在空荡的片场,对着镜头说了这样一段话:
“亲爱的你,如果你正在经历黑暗,请记住:不是你不够好,是光还没照进来。但别怕,我会一直往前走,替你把灯打开。”
这段话被剪进《破茧》预告片结尾,发布二十四小时内播放量突破八千万。
无数女孩在评论区留言:
【我今天鼓起勇气举报了职场性骚扰。】
【我把被退学的事写进了考研复试陈述,考官说我很勇敢。】
【妈妈看了你的采访,第一次对我说:‘对不起,当年我不该怪你。’】
而远在西北支教的大蜜蜜札,在朋友圈转发视频,配文只有三个字:谢谢你。
风暴并未完全平息。
郭凡虽离职,但其背后势力仍在暗中运作。某资本方放出风声,称“冷芭已不适合商业代言”,试图封锁她的广告资源。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三家国际一线品牌连夜官宣与她签约,理由竟是同一句话:“我们选择代言人,不是因为她完美,而是因为她真实。”
与此同时,陈摇正式宣布退出家族企业管理层,成立独立文化投资公司,专注扶持青年导演与社会议题影片。他在发布会上说:“有些人用权力遮蔽真相,而我想做的,是让更多像冷芭这样的人,拥有说话的权利。”
一个月后,《破茧》全球首映礼在柏林举行。
红毯上,冷芭身穿黑色定制礼服,肩披银线刺绣的蝶形披风。闪光灯如潮水般涌来。
外国记者提问:“这部剧在中国引发巨大争议,你害怕吗?”
她微笑回应:“我曾经害怕过。害怕被嘲笑,被误解,被抛弃。但现在我不怕了。因为我知道,真正的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带着恐惧依然前行。”
首映厅内,五百名观众全程静默。当片尾字幕升起,全场起立鼓掌长达十二分钟。
评审团主席评价:“这不仅是一部电影,这是一次集体疗愈。”
回国航班上,冷芭靠在窗边,望着云海出神。
林晚舟发来信息:【他们说,国内已有二十所高校将《破茧》纳入影视专业必修案例。】
她回了一个笑脸。
飞机降落时,天已微亮。
机场外,数百名粉丝举着灯牌等待。上面写着各种话语:
【你让我相信,伤疤也可以发光。】
【谢谢你没有放弃。】
【我们一起走下去。】
冷芭走出通道,没有躲闪,没有快步离开。她停下脚步,对着人群深深鞠躬。
然后,她举起手机,拍下这一幕。
回到家,她打开电脑,新建一封邮件,收件人是“破茧计划”报名邮箱。
正文只有一句话:
“欢迎来到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