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颤抖着手接过信封。纸张微黄,字迹虚弱却清晰:
>默儿:
>
>妈知道你一直怪我,在你艺考那天没去现场。你说别的家长都去了,只有我躺在医院里,连个电话都没打。
>
>可我想告诉你,那天我去了。
>
>我让护士推着轮椅,偷偷溜出病房,坐公交到了考场外。我没敢进去,怕你看见我会分心。我就坐在校门口那棵梧桐树下,听着里面传来的声音??有人唱歌,有人朗诵,有人弹琴。
>
>到你上台的时候,风很大。我听见你说:“我要讲的故事,是一个女人等丈夫回家的傍晚。”
>
>那一刻,我哭了。因为我听出来了??你在演我。
>
>你不知道的是,你爸走的那天,我也站在院子里等他下班。旗袍湿了半截,手里攥着温好的姜汤。直到天黑透,厂长才骑车赶来,说他在路上出了事……
>
>可你把那个傍晚演成了圆满。你说他回来了,你说他们一起喝了汤,你说她笑着骂他“下次别逞强了”。
>
>那是我听过最美的谎言。
>
>孩子,我不是不想支持你。我只是太怕了??怕你走上这条路,会像我一样,一辈子都在别人的故事里找自己。
>
>可现在我明白了,表演从来不是逃避真实,而是为了让那些无法言说的痛苦,被温柔地安放。
>
>所以,别恨我那天没出现。
>
>因为我一直都在。
>
>永远爱你的
>妈
林默跪坐在地上,抱着信失声痛哭。十年了,他以为母亲缺席了他的重要时刻,原来她早已用自己的方式,参与了他人生中最深刻的一场演出。
那一夜,他没睡。他把母亲的信一字一句录入电脑,调整语速、节奏、停顿,配上极轻的钢琴伴奏。他又调出张桂兰生前的录音片段,筛选出她哼唱《我的祖国》最平稳的那一段,作为背景音缓缓流淌。
画面很简单:一双布满皱纹的手正在折纸鹤;一件墨绿色旗袍挂在晾衣绳上随风轻摆;一只老旧的铝饭盒静静躺在木桌上,盖子微微掀开,仿佛刚有人从中取出饭菜;最后是一扇老式木门缓缓打开,门外阳光洒进来,照亮门槛上的雨水涟漪。
短片结尾,浮现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