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昭帝一双睿眸,在两个儿子身上逡巡。
片刻才缓缓开口,“这小薛氏倒是一个才德兼备的奇女子。既然端王情深义重,又有薛爱卿厥功在前,朕也不好让明珠蒙尘。来人,拟旨……”
-
檀秋院。
薛绥和小昭正将晒干的艾草细细碾成粉末,分拣装入细绢袋中,如意便捧着漆盘匆匆而入。
“姑娘,宫里来人了!请姑娘去前堂接旨。”
小昭险些打翻药臼。
锦书蹙眉道:“按礼制,按旨该由王妃操持,怎的叫姑娘前去?”
如意摇摇头,“婢子也不得而知。”
薛绥问:“王爷可回府了?”
如意再次摇头,“听翡翠姑姑的意思,是天大的喜事。王妃已往正厅去了,催姑娘快些,莫要误事。”
薛绥指尖一顿,沉吟道:“更衣。”
-
王府正厅内。
薛月沉领着阖府女眷,屏息凝神,垂首敛袖地等待着。旁侧的朱漆屏风,将日光割裂成斑驳碎片,在众人的衣间游走。
“平安夫人接旨——”
薛绥应声。
众人齐刷刷跪列。
传旨太监王承喜一脸肃容,轻轻抖开手上明黄的卷轴,嗓音刺破凝滞的空气。
“……薛氏六女出自簪缨,阀阅清贵,其在室则孝亲敬长,于归则恭谨事上,更兼善医能药,惠及府中。朕嘉其德,特授端王侧妃之位,食侧妃禄米。着其恪修妇道,以助王室。钦哉!”
金声玉振,余音绕梁。
众人伏地屏息,鸦雀无声。
薛月沉余光悄然看着薛绥,见她脊背绷得笔直,不由轻捏帕子,泛起笑意。
“妹妹还不接旨?”
薛绥应声,伏地谢恩,双手高举过头顶。
“臣妇谢主隆恩!”
王承喜将圣旨放在她的手上,如意赶紧上前给了赏银。
恰在此时,李桓含笑踏入院中。
“回来得正巧,赶上了。”
王承喜满脸堆笑,将钱袋塞入袖中,朝李桓欠身。
“恭喜王爷,陛下洪恩浩荡,圣眷日隆,可喜可贺啊。”
李桓淡笑颔首:“有劳公公奔波。”
王承喜称声“不敢”,然后佝偻着腰身,赔笑道:“那咱家便回去复命了,王爷素日操劳,当多多保重身子,节劳养神为好。”
“公公慢行。”
李桓让人将王承喜送出府去,目光扫了一眼厅内众人,走到薛绥近前,亲手将她扶起来。
“如今可满意了?薛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