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人,敌军撤退了,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洪承畴说道。
杨嗣昌点头:“没错,他们一定会卷土重来。我们必须尽快回城,加强防御,准备应对敌军的下一轮攻击。”
回到京城后,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立刻商议下一步的防御计划。
“杨大人,此次虽然成功摧毁了敌军的巨型弩炮,但敌军实力犹存,而且吃了这次亏,下次进攻肯定会更加谨慎。我们该如何应对?”孙传庭问道。
杨嗣昌思索片刻:“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京城的防御体系,加强城墙的厚度和高度,增加瞭望塔的数量,以便及时发现敌军的动向。同时,我们要训练一批特种部队,专门应对敌军可能出现的特殊武器和战术。”
洪承畴点头表示赞同:“杨大人说得对。另外,我们还可以在京城周围设置一些假的防御工事,迷惑敌军,让他们分散兵力。”
孙传庭接着说:“我觉得还需要加强情报收集工作,深入联军内部,了解他们的作战计划和武器装备情况,做到知己知彼。”
杨嗣昌采纳了两人的建议:“孙大人,情报收集工作就交给你,务必组建一支可靠的情报队伍。洪大人,假防御工事的布置由你负责,要做得逼真,让敌军真假难辨。我来负责城墙的加固和特种部队的训练。”
三人正说着,一名士兵匆匆来报:“杨大人,洪大人,孙大人,刚刚收到消息,南方联军正在联合周边更多势力,准备组成一支规模更大的联军,对京城发动全面进攻。而且,他们似乎还在研制一种更加厉害的武器,具体情况不明。”
杨嗣昌、洪承畴和孙传庭心中一沉,刚解决了巨型弩炮的危机,又面临更强大的联军和未知的厉害武器。京城的防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能否再次化险为夷?这未知的武器又会给京城带来怎样的灾难?一切都充满了悬念和紧张气氛,京城仿佛置身于暴风雨的中心,随时可能被更大的危机吞噬。
杨嗣昌深吸一口气,打破了短暂的沉默:“敌军联合更多势力,还研制新武器,局势愈发棘手。但我们绝不能退缩,必须全力以赴。”
孙传庭握紧拳头,眼神坚定:“杨大人,不管敌军有什么阴谋,我们都要想办法破解。只是这新武器情况不明,给我们应对增加了难度。”
洪承畴捋着胡须,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现有防御计划的实施,另一方面,对于这未知武器,得发动京城内各方力量,尤其是那些精通器械制造、奇门异术的能人异士,看能否推测出敌军新武器的端倪。”
杨嗣昌点头,“洪大人所言极是。我这就派人在京城张贴告示,召集各路能人异士,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孙大人,情报工作刻不容缓,你要尽快组建情报队伍,打入联军内部,查清新武器的详情。”
孙传庭领命而去,迅速挑选了一批精明且擅长伪装的士兵,对他们进行紧急培训,传授情报收集技巧和联军内部的相关信息,准备派他们潜入联军。
杨嗣昌则安排人手在京城各处张贴告示,说明京城面临的危机,诚邀各路能人异士到衙门共商御敌大计。告示一经张贴,立刻引起了京城百姓的关注,不少人纷纷前来提供线索或毛遂自荐。
没过多久,一位自称对机关器械颇有研究的年轻人来到衙门。
“杨大人,草民张轩,听闻京城危急,特来为大人分忧。草民曾游历西方,见识过不少奇特的机关器械,或许能对敌军新武器有所推测。”张轩恭敬地说道。
杨嗣昌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张公子,如今敌军正在研制一种未知武器,对京城威胁极大。不知张公子对此可有头绪?”
张轩思索片刻,说道:“杨大人,敌军既然要研制更厉害的武器,想必是想突破京城坚固的防御。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有可能是一种能跨越城墙的器械,或者是一种威力巨大的爆炸物。”
杨嗣昌听后,心中一凛:“若是能跨越城墙的器械,我们可加强城墙周边的陷阱和障碍物设置;若是爆炸物,那我们得想办法提前发现并阻止他们靠近京城。张公子,不知还有其他推测吗?”
张轩摇摇头:“目前仅凭猜测,还难以确定。杨大人,能否给草民一些关于敌军研制武器的线索,比如他们从何处调集材料,或者有没有特殊的人员往来?”
杨嗣昌思索片刻,说道:“据探子回报,敌军似乎从南方运来大量的金属材料,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草药。”
张轩眼睛一亮:“大量金属材料,有可能是制造大型器械;而草药,或许与某种特殊的动力或者爆炸效果有关。杨大人,草民推测,敌军很可能在研制一种以草药驱动的金属攻城器械,而且说不定还带有爆炸功能。”
杨嗣昌听后,觉得张轩的推测有一定道理:“张公子的推测很有价值。不知张公子可有应对之策?”
张轩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器械,其体积必定庞大,行动相对迟缓。我们可以在城外设置多道防线,用巨石、深沟和尖刺等障碍物阻挡其前进。同时,准备大量的水,若是爆炸物,用水或许能延缓其爆炸或者降低威力。”
杨嗣昌大喜,“张公子果然厉害。来人,赏赐张公子。还请张公子留在衙门,协助我们制定防御计划。”
就在这时,孙传庭赶来,一脸凝重:“杨大人,情报队伍己经组建完成,即刻便可出发。只是此次潜入联军内部,危险性极大,我担心”
杨嗣昌拍了拍孙传庭的肩膀:“孙大人,我明白。但为了京城的安危,这情报必须拿到。你叮嘱他们,务必小心行事,以自身安全为重。一旦有新武器的消息,立刻传回。”
孙传庭点头,“是,杨大人。我这就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