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短短一年你变化那么快。”蓝采渊冷嘲热讽道:“还以为你一直忠心耿耿。”
王猛欲要再开口,旁边的蒋师爷拦住他,亲自上前道:“蓝宗主,方才卑职接到消息,侯爷与郡主已经启程返回岐南岐北。”
直接用事实打脸蓝采渊。
蓝采渊陷入沉思,最后追问道:“真回去了?”
“千真万确,相信过几天会给你来信。”蒋师爷解释完,不忘奚落两句反击:“王百夫此行立功,下次就是王校尉,他从前都是为了荒北效忠老王爷,今日也不忘初心,为新贤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几句话就将蓝采渊原本还仗着老王爷的余威,道德绑架的招数给化解了。
从前多少旧部就是因为他是镇北王之子,才有几分归盼。
现在看来子果然不如父,连突族人和内部的人都镇不住。
无论蓝采渊如何不服,此行,他靠得是御卫军平乱,日后传出去,大家都会只记得御卫军的功劳。
而过错都是边羌府的。
边羌府属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蓝采渊无法再一老王爷的名义站住跟脚,相反他要是还想继续收买人心,还必须与真正的法统,雁南王打交道。
甚至奉雁南王为主。
“本宗主知道了。”蓝采渊终于低下头服软了。
王猛别提多爽了。
果然还是读书人脑子好使。
他出了边羌府,搂住蒋师爷道:“咱们王爷给军营每个人带位军师,果真是好法子。”
蒋师爷笑而不语,他才不会跟王猛解释,什么叫做军政合一。
大老粗只管打仗就行了。
以后的武将,怕是不知要能打,还要识字读书,推演兵书。从前这是世家子弟,皇家,将门子弟才有的资格。
将来,寒门子弟平民子弟也能有这个待遇。
作为平民出身的蒋师爷自然非常支持南青的政策。
而蓝采渊则在面对自己的弟弟和他手下的年轻人,多少人都是他的朋友,陪着他一起长大,建功立业才坐上节度使的位置。
可现在这些熟悉的面孔,已经与他的理念背道而驰。
他曾经怨过父亲,镇北王为何不反大姚?怨他太过于忠直,只能乖乖等死。
那之后,什么忠君爱国在他眼里全是狗屁!
但真的坐到同样的位置,他面对一样的境遇,终于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不愿挑起战争?不愿反大姚。
自始至终就没有什么所谓忠君爱国,父亲,最爱的是国。忠的是民。
他常念叨的一句有国才有家。
而眼前的熟人,全都是趁机作乱,野心勃勃的乱臣贼子。
他们不爱国不爱民,只爱自己。所以更衬得荒北出现一位雁南王多么难能可贵。
想通一切。
蓝采渊自嘲大笑起来:“哈哈哈!父亲啊!儿终于能明白您的苦心了。”
“等死不是懦夫,自私自利,以权谋私,却篡起大义旗帜躲在背后渔翁得利的人,才是懦夫!”
蓝采渊嘶吼一声,他站起来,拔下自己的佩剑,冲着人群堆,赫然一斩。
一男子脖子鲜血喷涌,捂着脸,不可思议望着蓝采渊。
艰难蠕唇:“兄”
蓝采渊狠下心,不再看倒在地上的弟弟,他冷喝一声:“乱贼蓝宋,伏诛!请王百夫提起人头,送往镇北府!”
“对胆敢乱我荒北者,悬首示众,以儆效尤!”
这一斩,反倒让附近观望的突族兵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