挞挞面,意思就是摔打出来的面条的意思。
面条熟得比较快,老板一个人就能够支应一个面馆,还是这样每一碗都要经过揉、挞的手工面条,手脚麻利可见一般。
“这面条是真不错。”坐到了店内小桌上,黄瑞山夹起食指宽,边缘薄,中间略厚的面条吃了一口,赞道。
“得,你都说不错,那就真是不错了。”
蜀中的面条市场被北方同学们鄙视,鄙视的原因不是因为浇头和调味,主要就是因为面条本身的质量。
蜀中几乎没有手工面条,基本都是机制的碱面,甚至还有如华兴煎蛋面那样的另类,直接用干挂面的。
手工面条仅限于刀削面,还有极少的地方特色如荣昌铺盖面,算是手工面。
不过铺盖面听名字都知道,那就不是“面条”,而是“面块”。
“原来蜀中也有这么好吃的手工面啊。”黄瑞山又唏哩呼噜地刨了一大口:“肘子你不是美食家吗?这么好吃的手工面条,你不给北方同学推荐下?”
“你知道的,白案就是我苦手。”周至自己点的是一份肥肠面,老板这里的面条除了普通的浇头外,还给添了一句炖得软烂的豌豆,口味倒是和蜀中其他的面馆差不多的,不过这个面和普通面馆一比,的确就胜出太多了:“说
实话,我以前都不知道这边还有这样的面条。”
“挞挞面”口感爽滑,绵韧,能够吃出“嚼头”感觉的面条,不是机制面和挂面能够比拟的。
“的确很不错。”麦小苗说道:“和马爷带我们去的河北面馆的面条差不多。”
“嗯,的确。”周至拿筷子点着碗里:“蜀中的浇头,配上北方款式的手工面条,差不多完美了。”
“像这样的面馆就该开到蜀中去啊,”黄瑞山说道:“最好就开在我们学校的旁边,我一周起码光顾三四回。”
“闰土你可以的哟。”周至笑道:“一星期下三四次馆子,日子过宽了啊?”
“啊?”黄瑞山这才想起自己还属于“帮扶对象”,不由得闹了个红脸。
“开玩笑的开玩笑的。”周至刚刚也是习惯性的调皮,说完自己都有些后悔了,但是脑子却管不住自己嘴巴:“不过这次好像的确该轮到你请了。。。。。。”
“欺负瑞山干嘛?!”李一开始打抱不平了:“几碗面条,我请!”
“别别别,肘子说得对,今天我请。”说完扭头对门口喊道:“老板,再来一个三两的杂酱,不要辣椒!”
李一佳,麦小苗,周至三个人不由得面面相觑,小城市里面条分量一般都给得足,他们一共吃了三个二两觉得吃得挺饱了,这家伙一人要来两个三两!
待到重新上了车,黄瑞山摸着自己的肚子:“来蜀中三年,总算吃到一次好面了。。。。。。”
“看来我一会儿得开慢点,别给你浪出来。”周至都笑得不行了:“今天是不是也可以该我们蜀中平反了?咱们也不是做不出好面条来,和南北面粉质地什么的关系其实也没多大。。。。。。”
“我们主要就是不大爱吃面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