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几个小时就是卫星靠自身惯性和推进系统,经过多次霍曼转移,逐步太高远地点,最后抵达圆形同步轨道。”
“对于我们的系统来说,还涉及到在转移过程中,卫星从支架上分离,然后各自完成中轨与高轨部署的过程。”
“这还怪熬人的。”梁红感叹道。
“其实熬人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现在这个呀,只能算最后一锤子,成功失败就看这一下了。”
“一定成功!”何诗情有些激动。
“对,一定成功!”周至点头,不过信心并不盲目,而是来自前长三乙前两次的成功发射。
从后世的经验来看,长三乙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火箭,除了首次发射失败造成严重事故外,之后上百次发射都非常成功。
后来唯一的一次失败是在2020年,那一次还是因为受到疫情干扰了生产环节和改进的时候没有保持技术稳定性造成的。
所以周至对于火箭是信心十足的,真正担忧的其实是实施霍曼转移时星座分离后,各颗卫星无法准确部署的问题。
不过这问题自己担心就好,没必要告诉兴奋莫名的小伙伴们。
“要不我们就不去了吧?”冯雪珊抱着小顺子:“现在夜里外头挺冷的,小顺子睡得还早。”
“那我也留下吧。”杨和不像闫霄,懂事得很:“你们去看,拍点照片,我在电脑上看一样的。”
“我和雪珊姐姐留下照顾小顺子吧。火箭发射我上次和乡小的孩子们已经来看过了。”麦小苗说道:“杨和哥哥还没看过现场,这样的机会挺难得的。”
“小苗说得对。”冯雪珊笑道:“其实我一个人照顾小顺子就够了。”
“那一会儿小苗还是留下吧,我联系一下罗姐,问问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人家。”周至说道。
事实上还是挺麻烦人家的,要去看火箭发射就得去基地外的山头上,居高临下俯视方才看得清晰,而基地外的区域是归保卫团管辖的,因此罗玉娟还得联系保卫团的人开车来基地门口接周至他们。
好在来人也不是陌生人,见到来人,周至笑逐颜开地上前,伸出双手和他相握:“周团长,这事儿怎么好意思麻烦你亲自来一趟,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哈哈哈,肘子!咱们可是好久没见了。”周团长热情地跟周至握手,拥抱了一下后还拍了拍他的后背:“孩子们都挺好的?”
这话问得周至身后的小伙伴们忍俊不禁,要不是知道周至的底细,这声招呼打得就跟周至当爹多久了一样。
周至当然知道周团长说的是联和乡乡小的那些孩子,笑道:“现在由乡建镇,连中学都有了,周边的娃子们也都集中了起来,摸底统计大概每个年级能够凑两个班,孩子还多了不少呢!”
“这爱国主义教育和拥军爱军教育,肯定又得麻烦你了。”